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刑事法律制度.pptx

  1.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刑事法律制度;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和原则; 刑法与其他部门法比较有两个显著特点: 1.刑法所保护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比其他部门法要广泛得多。 2.刑法的强制性与其他部门法相比最为严厉。; (二)刑法的任务 我国刑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二)对人的效力: 1.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2.对外国人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适用本法。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三)时间效力: 1.我国现行的刑法从1997年10月1日开始生效,之后实施的行为,适用现行的刑法。 2.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至1997年10月1日以前未经审判的行为,采取“从旧兼从轻”的原则。;C;第二节 犯罪概述; (二)犯罪的特征 1. 社会危害性 2. 刑事违法性 3. 应受刑事处罚性;二、犯罪构成;犯罪;;犯罪构成要件之一: 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 概念—— 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注意区分犯罪客体 与 犯罪对象;本案的 犯罪客体 ;犯罪构成要件之二: 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 ??念—— 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和由这种行为所引起的危害社会的结果以及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犯罪行为—— 犯罪行为是指对社会有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它包括①作为、②不作为和③持有三种基本形式。;作为,就是用积极的行为实施为我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 * 不作为,就是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又能够履行这种义务的人,消极地不履行义务而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行为。 * * 持有,就是对物的实际占有状态 ,而这种占有状态为我国刑法所禁止。 *;犯罪结果—— 1.犯罪结果是犯罪构成的选择要件,有些情况下法律不要求结果出现 * * 2.一般情况下,犯罪结果是区分犯罪既遂和未遂的标准 3.犯罪结果与犯罪行为之间存在内在的和必然的联系*;必然的 因果关系;本案的 犯罪客观方面;犯罪构成要件之三: 犯罪主体; 犯罪主体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 犯罪主体的所指称的“人”包括: 1.自然人 2.单位; 自然人的刑事责任能力: 1.年龄上的规定 *;(1)不满14周岁的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为部分刑事责任能力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等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案例] (3)已满16周岁的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应当对所有犯罪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精神状态上的规定 (1)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正常的人,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2)完全不能辨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3)部分不能辨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为部分刑事责任能力人。 ①间歇性精神病人; ②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本案的 犯罪主体;犯罪构成要件之四: 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的主观方面 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后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包括

文档评论(0)

职教魏老师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