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会展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因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物质文化的丰富,眼界的拓展延伸,人们对会展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地域文化因素中浓厚的乡土风情、独特的民俗文化、历史悠远的技艺传承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使会展的发展渐渐回归正位,形成形式与内容、物质与文化的并进发展。?  如何挖掘地域特色与文脉因素,将其在会展设计中进行体现,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沉淀精华与现代的新奇立异相互融合,对展示设计师而言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课题。从设计表层来说,笔者从借用表达、借鉴传承地域文脉入手,可以归纳成以下四点。?  一、传统空间、造型形式的创造手法?  利用传统文化和具有地域特征的建筑或事物形态,借鉴现代材料或工艺进行仿制或重构,凸显文脉特征。如2011年在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景观轴线交点之上,在整片园区的制高点小终南山上矗立着一座主体性建筑——长安塔。长安塔以隋唐时期的方形佛塔为造型参照,运用现代材料钢结构与玻璃共同打造水晶之塔。隋唐时期佛教盛行,建筑形制上也入乡随俗,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楼阁式形态,外观层层叠叠、挺拔向上。层数蕴含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宇宙观,方形寓意中正平和,端庄大气。长安塔共六层,逐层收分,檐下斗拱只具象征意义,无实际功能。长安塔可以说是具有浓郁传统意蕴的现代展示建筑。?  二、地域传统色彩的借鉴与运用?  一个城市或地区所处地理位置不同,时代背景不同,色彩也带有着明显的人文意象特征,如2011年西安世园会哈尔滨馆。哈尔滨被称为“东方小巴黎”,以冰雪之美和俄罗斯异域风情闻名。在造园色彩的运用上,设计师着重突出这两个特征:城堡浮雕景墙以白色石材展现立体雪雕的欧式建筑,冰雪情怀尽显;巴洛克长廊深得圣索菲亚教堂长廊的精髓,利用红砖绿瓦进行搭建。造园运用火绒草、银叶菊等白色观赏花卉装点空间,进一步烘托气氛,塑造哈尔滨城市园林的新气象。?  三、地域特色的导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展示设计中加入地域特色材质能带给人们亲切感和归属感,显著的风格差异表现出精神内涵和多元化理念。现代材料形态日趋多样,兼具防火、防水、传导等功能,与现代会展设计结合可以完成许多新奇的构想。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聚焦农业与食品议题。其中,中国馆以“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诠释了国人对待粮食、饮食和自然的态度。正面的中国馆造型源于中国传统歇山式屋顶,与之不同的是更具流线造型;侧面的中国馆如同此起彼伏的麦浪,形象生动,富于动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屋顶采用了具有中国象征意义的竹编材料进行覆盖,不仅利于采光,还能降低能耗,节约成本。建筑骨架以钢木为主,上覆PVC防水材料,遮阳板为竹编表皮瓦面,体现了对人文意识的思考。?  四、地域特色工艺技法的传承?  《考工记》一书提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中国自古传承的设计手段、工艺技巧至今仍在影响着世界,其工艺之精湛、科学数理之严谨、视觉审美之先进,对后世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以极具中国建筑形制的榫卯结构和鼎器文化概念成为国人的骄傲。中国古建筑区别于其他地区建筑的特征是墙倒屋不倒,雖然以木结构为主,却能承受巨大的压力,有着精妙的科学设计原理。榫卯结构以凹凸的咬合方式连接,并有效地限制构件间的移位扭动,保证安全无虞。东方之冠的斗拱有着“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态势,正是师从“榫卯穿插,层层出挑”的结果,利用现代钢结构与混凝土代替木质部件托起千钧重量,使整个场馆大气磅礴、雄伟庄重。?  五、结语?  本文从设计的表层入手,利用近年来大型会展设计中的实例,探讨了地域文化与会展设计的新融合现象,其已不再是简单的拼凑堆砌,而是通过提取地域文化中的形式造型、色彩特征、肌理材质和工艺技法,进行概括、变化与重构,兼具形式美感和传统内涵。借鉴取形只是初步,延意传神才是应用自如的体现。把地域文化因素和谐而巧妙融入会展设计之中,可以带给受众别开生面的感官体验。?  参考文献:?  [1]于倍蕾.关于展示设计形式中导入地域特色的研究[J].大众文艺,2012(5):73-74.  [2]向文心.融入地域文化的展示设计研究[J].金田(励志),2012(11).

文档评论(0)

535600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010423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