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邓亚萍的成长故事.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奥运冠军邓亚萍的成长故事 邓亚萍,1973年2月6日生于河南郑州,原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奥运冠军,乒乓球大满贯得主。 5岁时,邓亚萍开始打乒乓球 1988年,邓亚萍正式进入国家队 ,年仅16岁的邓亚萍首次参加世乒赛就夺得女双冠军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邓亚萍作为中国队的绝对主力,夺得女子单、双打两枚金牌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邓亚萍复制了四年前的奇迹,她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夺得四枚奥运金牌的人 邓亚萍在14年的运动生涯中,共拿到18个世界冠军,她在乒坛排名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在邓亚萍成长的道路上遇到过很多困难。 因为个头矮,省队不要我,这些情况父亲都跟我说了,我明白他的意思:别人说你不行,你就要自己争口气,要加倍苦练才行,所以我从小就很乖,训练特别能吃苦。1983年我进了郑州市乒乓球队,小队员们经常去附近一家旱冰场玩,父亲一直不允许我去,怕我受伤影响训练。有一天我忍不往好奇心,和几个小队员偷偷跑去溜旱冰,父亲到宿舍找我,看我不在,就找到了旱冰场。从小到大,我从来没见父亲发过那么大的脾气。在领我回队的路上,他越说越生气,照我的屁股踢了一脚,这是好脾气的父亲唯一一次打我。 为了弥补邓亚萍身材上的不足,并充分发挥她的长处,邓大松因材施教,根据邓亚萍的身体素质为她制定“独门绝技”。 邓大松心里想:技术有了,就是个子小。小个儿打大个儿,当然吃亏,但也不能给吓住,小个也有长处——灵巧。他让亚萍扬长避短:“你个子矮先天不足,必须比别人多练,多吃苦,练出自己的特长,这才有出路。个子矮,手臂就短,这个缺陷无法改变,不过可以弥补。你多练脚步,步法快,又灵活,就能弥补矮的缺点。” 为了用弹跳力、爆发力和持久力来弥补邓亚萍身高的不足,父亲特地为女儿安排了负重训练,让亚萍带着沙袋、穿着沙衣训练。不仅如此,他还为女儿专门设计了独特的握拍方式。 一开始邓亚萍用的是直拍,然而个子矮小的她直拍击球范围小,于是邓大松让她改用矮个子也能很好发挥的横拍,且别出心裁地只准小亚萍正手攻球,不准用反手。 父亲有自己的理由,他说:“俗语说,不怕你有千招,就怕你有绝招。国家乒乓球队对选手的要求是:特点突出,技术全面,没有明显漏洞。这三句话在一个孩子身上怎么实现?我琢磨,特点突出是第一位的,后两项是第二位的。如果从小特长就非常突出,以后弥补漏洞,技术全面,相对容易。反过来,一开始就样样会,样样都不精,往后再想有突出的特长,将会很困难。”

文档评论(0)

180****8756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盛世风云(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069269024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