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饮食文化新第1页/共90页会计学第2页/共90页第一节中国古代的饮食结构(一)主食1.主食品种五谷 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黍、稷、麦、菽、麻 ; 另一种指黍、稷、麦、菽、稻。第3页/共90页驴打滚”是用黄米夹馅卷成的长卷,因卷下铺黄豆面,吃时将长卷滚上豆面,样子颇似驴儿打滚,因此得名。 黍子,去皮后称为“黄米”第4页/共90页稷(小米)第5页/共90页面粉麦第6页/共90页菽(大豆)第7页/共90页麻第8页/共90页稻第9页/共90页 国外输入的五谷杂粮:明:玉米、番薯、土豆 茄子:原产于印度和泰国,约于晋代传入我国。?黄瓜:原产于印度,传入我国的时间比茄子略晚。?菠菜:原产于尼泊尔,唐代传入我国。?第10页/共90页2、主食食俗(南人食米、北人食面)糗(qiǔ):干粮,炒熟的米麦豆等之后碾成的粉;饭或面食粘连成块状或糊状。饼:麦粉所制。飺zí :米粉所制。饵:米粉所制的饼状物 饵,粉饼也。——《说文》粥:饡zàn:以羹浇饭 ,与今天的“盖浇饭”相似。 第二讲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第11页/共90页小麦粒食第12页/共90页(二)肉食1.肉食品种牛羊猪(三牲):鱼:鲢、鳙、草、青四大家鱼。在唐代以前,鲤鱼是最为广泛养殖的淡水鱼类。但是因为唐皇室姓李,所以鲤鱼的养殖,捕捞,销售均被禁止。第二讲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第13页/共90页狗肉广东则有“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之说 。据说我国汉代以前,由于人们极爱吃狗肉,屠狗业非常兴旺。战 国时期的大力士朱亥,汉代名将樊哙都是屠狗手出身,可见当时民间食狗肉之风 之盛了。 第14页/共90页2.肉食的制作炙:烤鲜肉。 燔:烤干肉。脍:细切的肉或鱼。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 醢hǎi :用肉、鱼等制成的酱。 羹: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冻状食物。 脯fǔ :肉干 ,亦称“脩”。第15页/共90页(三)蔬菜1.五菜葵、藿、薤(音卸,xiè),又名藠头 )、葱、韭洋葱 20世纪初传入我国。 第16页/共90页2.其他蔬菜蔓菁(又称葑feng,俗称大头菜)、萝卜、蒜、菰(茭白)、菘(白菜)、竹笋、苋菜、藤藤菜(空心菜 )、花椒第17页/共90页3.国外引进的蔬菜品种莴苣(西汉-地中海沿岸和西亚一带) 、扁豆(汉、晋-印度)、大蒜(西汉-地中海)、香菜(西汉-地中海)、茄子(南北朝-印度)、菠菜(唐-波斯)、第18页/共90页芹菜(中国古代称 为“胡芹”,唐代经丝绸之路由西域时传入)、胡萝卜(元-英)、丝瓜(元-印度)、苦瓜(明-印尼)、花生(明-巴西)?、番茄(清-秘鲁)?、四季豆(清-南美洲)、花菜(清-地中海)、土豆(清?-南美)、辣椒(清-中南美洲)、洋姜(北美洲)、芦荟(唐时由波斯人传入)第19页/共90页原产秘鲁和墨西哥十六世纪,英国将之带回英国 到了十七世纪,有一位法国画家---第20页/共90页(四)水果1.中原地区原产果类樱桃、桃、杏、梨、李、柰nài 、山楂、柿子、枣、板栗。第二讲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第21页/共90页2.南方原产果品枇杷、荔枝、龙眼、甘蔗、香蕉、柚子、猕猴桃。第22页/共90页3.国外引入果品葡萄(西汉-欧洲) 、石榴(西汉-伊朗) 、核桃、西瓜(五代-非洲) 、甜橙、酸橙、柠檬、花生、草莓、向日葵、苹果、椰枣(西汉-西亚)、芒果(明-印度)、菠萝(清-巴西)第23页/共90页(五)“五味”:酸、苦、甘、辛、咸第24页/共90页盐、梅、酒是最先出现的三大烹饪调味品。盐的始用当甚早。《世本》称炎帝时“宿沙作煮盐。”梅则主要利用其果酸作调料,梅酸具有收敛固涩、健脾胃、增强肝脏功能的作用。新石器早期人们已知利用梅酸。春秋以后,人们才发明了用粮食发酵成醋(古称醯xī)的方法。 第25页/共90页我国最早使用的辛辣调味料是姜、葱、蒜,古代还有一味常用的香料调味品花椒。《诗·载芟》:“有椒其馨。”《洪范》“五味”中有甘。饴是麦牙糖,蜜是蜜糖。五味之甘,可能指这类糖。除此之外,还有酱油、豆豉、豆麦酱等等我国最早用于烹饪的油是动物油,称为“膏脂”,而最早使用的植物油是麻油.第26页/共90页食器 筷子《礼记》中曾说:“饭黍无以箸。”“昔者纣为象著,而箕子唏。”(《韩非子·喻老》)筷子 大禹第27页/共90页箸变音为筷。有人认为到了宋代已有“筷子”的称呼,据准确的文献资料考察,筷子一名最早似出现于明代。明人陆容《菽园杂记》卷一上说:“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今苏州,无锡,常州)为甚。如行舟讳住、讳翻;以箸为快(筷)儿,幡布为抹布。”第28页/共90页象箸、玉箸、铜箸、铁箸、银箸、金箸、漆箸第29页/共90页请籍前箸,为大王筹之。(《史记》)闻雷失箸(三国刘备)第30页/共90页筷子忌讳: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单元测试)-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VIP
- 处理量6万吨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docx
-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量分段汇总计算实例和应用.doc VIP
- 老年人防骗知识课件下载.pptx VIP
- 3,5-二氯-2,6-二甲基-4-羟基吡啶的生产工艺.pdf VIP
- 个人征信基础数据库系统数据接口规范第三部分数据校验规则V1.0.doc VIP
- 个人征信基础数据库系统数据接口规范第二部分:数据发布格式.doc VIP
- Unit 2 Bridging Cultures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高中英语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 40-50之间离婚协议书.doc VIP
- 清华大学八字班数学分析1期中 于品(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