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丰碑的力量——焦裕禄精神在兰考
丰碑的力量
——焦裕禄精神在兰考
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焦桐”在兰考县如今已蔚然成林,形成了一个有着
500 多家相关企业、产值 100 多亿元、解决 4 万多人就业的
“泡桐经济”产业链。 ⑤2 侯永胜 摄 焦裕禄精神深
深根植于中原大地, 被人们传承着, 弘扬着, 发展着。 而 “焦
桐”也成为一座雄伟的丰碑,供世人瞻仰。⑤ 2
侯永胜 摄
这是一种引领希望的精神——共产党员始终站在时代潮
头,不畏艰难,引领群众谋幸福;
这是一种民心所向的精神——共产党员牢牢根植于人民
之中,践行着党的宗旨,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甘苦、
共命运;
这是一种大胆探索的精神——共产党员以百折不挠、敢于
突破的勇气和智慧,用伟大的实践发展着这种精神。
1962 年,饱受“三害”之苦的兰考 ,全县粮食亩产只有 43
斤。这时,焦裕禄来到了兰考,面对的是风沙、洪涝、盐碱、
饥饿,甚至死亡;然而,他带给兰考人民的是饱满得闪闪发
亮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的精神。
焦裕禄从未离去。
焦裕禄精神在兰考,传承着,弘扬着,发展着。
在物质上,焦裕禄给兰考人民留下了一座“绿色银行” 。
在精神上,他更为兰考人民留下了一座丰碑
来到兰考,仿佛能听到焦裕禄的呼吸。
阳春四月,兰考到处都是成片的树林,一个个村庄掩映其
中,绿油油的麦地里长着一排排泡桐树,粉紫的泡桐花开得
正盛,花香扑鼻。
这是一处普通的乡村田园风光,但又不普通。
村口、学校、街道,纪念园、塑像、碑刻,诉说着一位县
委书记的故事,诉说着一种代代传承的精神。
其实,焦裕禄生前手植的那株“焦桐” ,已是一座雄伟的
丰碑。
如今, “焦桐”已经变成一片“焦林” ,亭亭如盖,她已不
单单是遮风挡沙的“保护伞” ,还成为兰考人民的“绿色银
行”:焦裕禄当年治理风沙的“农桐间作”模式,在兰考已
经形成了一个有着 500 多家相关企业、产值 100 多亿元、解
决 4 万多人就业的“泡桐经济”产业链。
焦裕禄在兰考只工作了 475 天,就病逝在工作岗位上,他
却把共产党人的本色诠释得淋漓尽致。
这种本色,至今仍深深影响着每一位兰考党员干部。
离兰考县城 5 公里,有一个双杨树村,因全村百姓“自力
更生、艰苦奋斗” ,而成为当年焦裕禄命名的“四面红旗”
之一。
72 岁的吴伯军老人, 在焦裕禄任县委书记期间, 是这个村
最年轻的村干部,当时任团支部书记。
“我见过 10 多次焦书记。从说话和穿戴上,那样子比老
百姓还老百姓。 ”老人情不自禁地做着焦裕禄当年对大家讲
话时的手势,不时用手擦着布满皱纹的眼角。 “他那个吃苦
耐劳的劲头,那种实干精神,那种对群众的感情,都是实实
在在的。”
焦裕禄逝世后的 28 年,吴伯军几乎任遍了所有的村干部
职务,除了妇联主任。 “干什么都是干,只要是能像焦书记
那样为群众干活! ”
兰考县委书记魏治功说: “焦裕禄当年带领大家栽泡桐、
治风沙,也许没想到会给兰考人民留下一座‘绿色银行’ 。
也许更没有想到,他给兰考人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