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岑参作品专练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节选)
岑参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
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诗歌开篇描写秋季边地独有的特征来表现边塞的苦寒荒凉,以营造出送别的悲凉气氛。
B.第三句用“月欲斜”来点明时间,与上文联系紧密,说明寒气逼人,北风猛烈的原因。
C.第六句写诗人对颜真卿走后的怀念,但因云遮雾障而望不见,流露出诗人的惆怅之情。
D.诗中的“萧关”“天山”“昆仑山”泛指边关,给全诗增加了悲壮的气氛,饱含了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
15.诗中的“向月胡笳谁喜闻”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羌管悠悠霜满地”都写到了边地的乐器,这两句在表达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B
15.相同点:都通过边地特有的乐器胡笳来表达戍边将士的情怀,营造悲凉的气氛。不同点:(1)岑诗通过想象,描写颜真卿“不喜闻”而不得不“闻”悲凉的胡笳之声,以此来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2)范词通过描写羌笛声,表达了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边关将士的忧国忧民的感慨。
【解析】
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综合赏析能力。B.“说明……的原因”因果推论错误。第三句诗表现的是环境的悲凉,作者这样写是为了把胡笳之声安排在“月欲斜”之时,将刺骨的寒气、呼啸不停的北风,与胡笳的声音融为一体,使得胡笳的声音更加悲凉,而不是为了说明寒气逼人,北风猛烈的原因。故选B。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题干要求比较本诗中“向月胡笳谁喜闻”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羌管悠悠霜满地”在表达情感上的异同。由“都写到了边地的乐器”这一暗示可知,这两句都是借助边地特有的乐器来表达情感,暗示了二者的相同。然后重点分析二者的不同。先看本诗“向月胡笳谁喜闻”这一句。由诗歌标题“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可知,这首诗歌是作者送颜真卿奔赴边地所写,应是写于送别之时;而“向月胡笳谁喜闻”意思是“向月而吹的胡笳声谁还会喜欢听呢”,这是描写边地的音乐,显然是诗人的想象之景,“谁喜闻”意思是“谁都不喜欢听”,因为胡笳的声音是悲凉的,但颜真卿又不得不前往边地,不得不听这悲凉的胡笳声,诗人借此表达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再看“羌管悠悠霜满地”这一句。这一句出自《渔家傲?秋思》,这首词是作者镇守边疆时所做,他是从守边将士的角度来写,所以这里的羌笛之声是实写,写的是边关的夜景,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耳闻目睹的都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如果深夜里安然熟睡,是听不到、也看不到的,所以这也就意味着边关将士的无眠,再结合“秋思”可知,这是抒发戍边将士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思念故乡却依然戍守边疆,由此也体现出边关将士的忧国忧民的感慨。
胡歌
岑参
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
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
19.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试作简要分析。(4分)
?????????????????▲????????????
?
20.赏析本诗的主要艺术手法。(4分)
????????????????▲????????????
?
答案:
19.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蕃王宴饮纵乐的景象。(2分)“貂鼠裘”突出衣着的名贵;将名贵的“葡萄宫锦”作为缠头赠送给舞女,突出其生活的奢侈;(1分)“醉”突出宴饮纵乐的无度。(1分)
20.诗的后两句突出关西老将长期征战之苦。全诗把“黑姓蕃王”与“关西老将”作鲜明对比,表现了汉、蕃两族将领苦乐不均的现实。(修辞手法2分,主题2分)
经火山?岑参?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不知阴阳炭,何独烧此中??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工!?[注]经火山:749年,岑参抱着建功立业的志向,离开长安赴安西上任,大约次年途经蒲昌,看到火焰山的壮丽景象,顿时诗兴大发,于是创作了这首《经火山)。虏云:指西北的数民族地区上空的云。阴阳炭:由阴阳二气结合的熔铸万物的原动力。西汉贾谊在《鹏鸟赋》中把自然界万物的生成变化比喻成金属的熔铸。?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两句呼应标题,“突兀”意为高耸,描绘出火焰山拔地而起扶摇直上的宏伟气势。?B.三、四句意为:火焰山的烈焰,却能燃烧那远天的云朵,灼烫的气浪蒸热了广漠的塞空。?C.“蒸”字化静为动,夸张地写出火焰山热气由低向高,由近及远,威力蔓延远塞之猛势。?D.五、六句中有象征意味,“烧此中”影射当时边塞战乱不定的现实,表达出对和平的向往之情。?16.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