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渊明三仕三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 Arabic 1 — 论陶渊明三仕三隐 三仕三隐 --论陶渊明的仕隐历程 教,所以他不堪祭酒一职,与上司王凝之的冲突在所难免。自傲的他,容不得委心降志听命于别人,容不得被人羞辱。于是陶渊明不久后便退隐乡田,重操丢下的锄头。 第二次出仕是在晋安帝隆安二年,33岁的陶渊明出仕为桓玄的幕僚,担任荆州刺史。这时的陶渊明还存有着强烈的功名心,或许还带有家贫、乱世出英雄的缘故,于是又重入官场,这次他一干就是三年多。后来桓玄权势壮大起来,篡权野心亦膨胀起来图谋篡晋,而陶渊明看到这些明争暗斗,厌倦了军阀混战,欲归江湖。于是借着为母亲守丧,归隐浔阳。 第三次出仕则是为了讨伐桓玄。39岁的陶渊明在隐居守丧的三年中,难得地享受了几年的安静,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元兴二年,桓玄篡位,改国号为楚,战火烧到了陶渊明隐居的草庐。他再也隐居不下去了,愤然参加到讨伐桓玄的行列,担任刘裕镇参军。可在讨伐桓玄的过程中,陶渊明意识到在刘裕幕中恐怕难以有所作为,心灰意冷,于是在仕和隐之间做出了最终抉择,辞彭泽令,第三次归隐。 在六朝时代,门第观念和个人建功立业是强烈地联系在一起的,陶渊明早年受过儒家思想影响,孔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的仕隐观的影响,让他一开始对官场充满着幻想。他有儒家的入世精神,但也深受着老庄思想的影响,所以这也让他对闲适的生活有一定的向往。在他初入官场,认识到时局的凶险莫测和官场的迎来送往、虚伪作态后,很自然地产生了归隐的念头,只不过这个念头一开始并不强烈,所以看到有实现志向的机会,就又再次出仕。 在陶渊明壮年的时候,他胸怀大志,一直对建功立业充满着向往。然而,热情过后便是冷却,就像是蜡烛燃尽之后只剩下冰凉的灯芯,梦想幻灭了,心累,心寂,心哀。三仕三隐,在幻灭中慢慢沉静下来的陶渊明,终于看透了“真风告逝”的尘世,消释了仕与隐的内心矛盾,做真正的自己,彻底归隐了。从二十九岁初仕,到四十一岁归隐,陶渊明用了十三年的时间才悟出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种醒悟饱含着他许多痛苦的心路历程。也许,此时的陶渊明才完成了他的隐士人格,“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遵循内心深处最本真的渴求。

文档评论(0)

泰和宸风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泰和宸风文化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211MA94GKPQ0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