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英国浪漫主义.docx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 Arabic 1 — 解读英国浪漫主义 解读英国浪漫主义 ———从一个结构性的意象“花园”开始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从“诗歌中的花园”这个角度,以文本细读与语境映照的方式来研究浪漫主义的一个核心理念“自然崇拜”如何转化为英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视觉意象。通过解读华兹华斯、拜伦和济慈三位诗人的花园意象的风格类型,描述存在于想象空间的花园和存在于现实空间的花园之间的互相仿写的关系,笔者论述了浪漫派诗人如何将自然情感化,把情 感(花园)意象化。 [关键词]浪漫主义风景花园自然 花园和文学,分属于视觉艺术和语言艺术。但两者的关系,如18世纪英国作家华尔蒲尔(Horace Walpole,1717-1797)界定的那样:“诗、画和花园艺术……可看作三姊妹,或者如同新的美姿三女神(graces),她们装扮并彩饰自然。”①历史地来看,花园的构思主要来自文学的启迪,每一个园林杰作都是将文字的想象变成真正的景物,同时又重返文字世界,将自己的形象寄存在诗歌之中,放大和净化。园艺家罗塞尔?百吉(Russel Page)曾说过:花园只有在它是信仰的表现,或实践一个愿望、一个意象的条件下才存在。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从花园的形态和风格中观察到纵横交错的人文关系。 本文试图从“文学中的花园”这个角度,以文本细读与语境映照的方式来研究浪漫主义的一个核心理念如何转化为英国文学中的一个视觉意象以及这个视觉意象背后的造园传统、实践和见识;并拟从这个角度切入一些更广泛的相关论题。限于篇幅,本文陈述的某些看法留到以后再作详尽的论证。 一 作为欧洲历史上一场普遍性的思想和艺术运动,浪漫主义发生在19世纪,但浪漫主义精神却是西方文化与生俱来的源流。英国的浪漫主义精神可以上溯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经过乔叟、莎士比亚、斯宾塞,延绵不绝到18世纪文学的奥古斯都时期。这期间,虽然有许多作家追随法国古典主义,强调理性、规范、巧智和技艺的重要,但依然有墓园派诗人坚守想象和情感的权利,并凭借暗示、联想、象征和模糊的诗歌语言来营造理性和逻辑无法抵达的幽暗的情感世界。不过,“英国直到18世纪中叶,…浪漫主义?这个词才具有了某种形容野蛮、陌生或 诗情画意的意义,并且,它应用到绘画和自然风景中的时候比应用到诗歌中还多”。②这就意味着:我们对于英国浪漫主义的印象和认识不仅来源于文字的文本,同时来自于视觉艺术的 文本。一场美学运动会在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领域的各个层面留下痕迹。广泛阅读英国浪漫主义作品,我们可以发现:花园几乎是英国浪漫派作家的一个结构性的意象。每一个浪漫主义作家笔下都写过花园,或做叙事的实际背景,或是抒情的触媒,抑或是诗人幻梦的栖居之地。在花园这个结构性的意象里,浪漫主义美学的一个核心理念“自然之崇拜”被视觉化了和原型化了。 “自然之崇拜”部分地缘起于人类天性中对于自然的依赖和迷恋,部分地由于工业社会发展的压力。与18世纪启蒙运动同步,从“污秽的排水沟里流出了人类工业的最大巨 流”(T ocqeville语)。英国最早进入工业化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原本是自然之子的人,把自己异化为自然的主人,成为卢梭鄙夷的“最堕落的动物”,而自然本身,被科学和技术粗鲁地撕破原先罩在她身上的诗意和神圣的面纱,向贪婪的人裸露出她的财富,唤起他们征服和劫夺 的欲望。卢梭目睹这样的情景:“他们挖掘大地的深处,冒着牺牲健康和生命的危险,到它的中心去探求虚幻的财富,却把当他们懂得享受时大地向他们提供的真正财富撇在一边;……火焰代替了田间劳作的甘美形象。在矿井有毒气体包围中受尽熬煎的可怜的人,浑身漆黑的熔铁匠,人人面孔瘦削、苍白———这就是采矿设备在地底造成的景象,它代替了地面上青翠的田野、盛开的鲜花、蔚蓝的天空、相恋的牧羊人、健壮有力的农人。”③为此,卢梭意欲建立一种崭新的自然福音,呼吁“返回自然”。在他的语境里,自然被提升为一种对抗性的力量,来逃避或救赎文明社会的罪恶。 卢梭的自然福音得到广泛的呼应和强化。卢梭之后,自然覆盖了宗教而成为一种普遍的信仰。在英国,华兹华斯成为新信仰的布道者和实践者。他视自然是“心灵的保姆、向导和护卫”,是“整个精神世界的核心”。他在河流、草场、掩映在果树丛中的茅舍院落和荒凉僻静的景物中,发现了一种“满怀喜悦的信仰”。在堪称浪漫主义圣歌的《丁登寺》(1798)中,他赞美自然,感谢自然:我知道大自然从来没有叫这颗爱她的心失望。 花园是人和自然关系的重要标识,也是人类返回纯真状态和黄金时代的必由之路。人类历史开始于创造一个美好世界的冲动:《圣经》中对于伊甸园的追忆,希腊人对于田园仙境(Arcadia)的向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6****6665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宁阳琛宝网络工作室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70921MAC3KMQ57G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