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七文言翻译含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和用法课件.ppt

通用版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七文言翻译含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和用法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是( ) . 解析:A 项是使动用法,“使……受惊”。B 项是使动用 法,“使……弯曲”。C 项是使动用法,“使……受辱”。 D 项是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故选 D。 答案:D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是( ) 解析:A 项是意动用法,“以……为耻”。B 项是意动用 法,“以……为师”。C 项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称帝称王。 D 项是意动用法,“以……为奇”。故选 C。 答案:C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解析:A 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繁多”。B 项名 词 的使动用法, “使……得利”。 C 项名词的意动用法, “把……当作粪土,认为……是粪土”。D 项形容词的使动用 法,“使……变弱,削弱”。故选 C。 答案:C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解析:A 项名词作动词,“安排住宿”。B 项名词作动词, “穿”。C 项名词作状语,“在朝堂上”。D 项名词作动词, “杀”。故选 C。 答案:C 考点四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解题指津 文言文翻译的“五字诀” 1.留(保留法):人名、地名、官名、帝号、年号、国号、庙 号、谥号、书名、器物名、度量衡单位等,以及与现代汉语表 达一致的词语可直接保留。 示例:(2018 年江苏卷)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 彼此喜跃,骈辚同驱。(《重到沭阳图记》) 剖析:“峄亭”“十字桥”分别为人名、地名,需保留。 2.删(删减法):文言文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 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翻译时可删减。 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标志、句中 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的虚指成分等。 示例: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剖析:“之”是音节助词,无实义,不用翻译。 3.调(调序法):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子结构与现代 汉语有所不同,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 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等。 示例:(2017 年江苏卷)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 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汪容甫先生行状》) 剖析:“相存问过于生前”是状语后置句,翻译时需调整 语序为“相存问于生前过”,这样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4.换(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改变,在 翻译时,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单音节词对译成双音节词。古 汉语中还有一些词类的活用现象,也应该用现代汉语的相应词 语加以替换。 示例:(2019 年北京卷)认之者不塞则惑。(取材于柳宗元 《非国语》) 剖析:“认”“塞”“惑”都为单音节词,现代汉语中习 惯为双音节词“认识”“闭塞,引申为‘见识短浅、孤陋寡 闻’”“糊涂”。 5.补(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 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得通顺。如词 语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 容;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 示例:(2019 年江苏卷)见者益复啧啧曰:“此儿汗血,可 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选自《汤显祖诗文集》附录) 剖析:“康庄”前省略介词“于”,译时补出,译为“在”。 典题示例 (2020 年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彪之字叔武。年二十,须鬓皓白,时人谓之王白须。初除 佐著作郎、东海王文学。从伯导谓曰:“选官欲以汝为尚书郎, 汝幸可作诸王佐邪!”彪之曰:“位之多少既不足计,自当任 之于时。至于超迁,是所不愿。”遂为郎。累迁御史中丞、侍 诉冤。扬州刺史殷浩遣从事收毅,付廷尉。彪之以球为狱主, 身无王爵,非廷尉所料,不肯受,与州相反复。穆帝发诏令受 例词 释义 例句(含出处) 无乃……乎 (与、欤)? 恐怕……吧? 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 得无(微) ……乎? 恐怕……吧? 莫非……吧?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 阳楼记》) ……庶几 ……欤? ……或许……吧? 吾王庶几无疾病欤?(《孟 子·庄暴见孟子》) 4.表示揣度 例词 释义 例句(含出处) 与其……孰 若[宁(可)、 毋宁]…… 与其…… 不如……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清稗类钞·冯婉贞》) ……欤(耶)? 抑……欤(耶)? 是……还 是……呢? 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果 死耶,抑未死耶?(《梅花岭记》) 其……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