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 Arabic 1 —
西晋名医王叔和与《脉经》简介
王叔和,是东汉高平(今山东巨野附近)人,生活在汉末晋 初,生死年份不清楚。担任过太医令一职。王叔和性情温和,通晓哲学和历史,对医学有十分浓厚的兴趣,曾与张仲景及其弟子有过交往。后来潜心研究医学,在切脉治病方面有专长。王叔和在医学方面的贡献,除了收集整理《伤害杂病论》,并将其改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使这部祖国医学名著得以传留下来外,还有他的脉学成就。切脉,在我国传统医学诊断学望、闻、问、切四种诊法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许多医生对这种诊法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张仲景在他的书中,就曾忧心忡忡:有些医生或者缺乏脉学知识,或者对于脉学不大讲求,导致临床诊断不明,这对于患者来说是很危险的。为了帮助医生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正确地切脉诊断疾病,王叔和搜集了古代名医扁鹊、仓公、张仲景、华佗等人的有关脉学论述,再加上自己的临床经验和见解,终于写出了我国医学史上著名的脉学专著《脉经》。《脉经》共10卷,97篇,十万一千余字,主要内容包括:关于脉象的整理。秦汉以前,对脉象已有划分,但不完整,张仲景将脉象分成近20种,王叔和则详细分为种,如浮、洪、滑、数、促、弦、紧、沉、伏等等,在每种脉象里,又详细指出手指触觉的不同,如脉博跳动力量的强、弱,跳动部位的深浅程度,以及其它感觉,以便使医生能在错综复杂的脉象中不致造成混乱。对那些危难病症患者经常出现的所谓“怪脉”、“败脉”等脉象,王叔和使用一些生动、贴切而形象化的名词予以概括,如“屋漏”“、雀啄”“、釜中汤沸”等,便于医生切脉时把握,从而避免了由于耽误确诊时间而造成患者病情加重乃至死亡的后果。这些脉象的划分及分辨,不仅奠定了我国脉学的基础,后代李时珍等名医的分脉法,就是在他的脉学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而且至今仍为广大中医工当作临床诊断的依据。关于季节变化与人体脉象的关系。王叔和认为,自然界的四季更替所带来的寒、热、温、凉变化,和人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般说来,脉象在春天出现微弦现象,夏天出现微洪现象,秋天出现浮脉现象,冬天出现沉脉现象,都是人体适应季节变化所出现的正常脉象,不属于病脉,相反,如果在某个季节,人体没有出现相应的脉象,医生倒是要好好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了。关于脉象阴阳的分辨。通过脉象阴阳来了解、分辨疾病表里、寒热、虚实的变化,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贯做法 。但人的疾 病有时无法简单地用阴、阳症候来概括,如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由表入里,由里出表,寒热错综,虚实并见等,变化异常复杂。王叔和注意到这一问题,在前人学说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归纳出许多脏腑病脉的阴阳辨识规则,如“阳弦则头痛,阴弦则腹痛;……阳数曰生疮,阴数加微必恶寒,而烦扰不得眠也”。这些规则性叙述对后人辨识病脉的阴阳脉象有一定参考价值。关于诊脉方法和脉象相应脏腑的理论。我们通常说的五脏六腑,指的是心、肝、脾、肺、肾和胆、胃、膀胱、三焦、大肠、小肠。它们都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这些器官是否有了病变,以及轻重如何,脉象是可以反映出来的。王叔和在总结前人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关于人的体质与脉象的关系。王叔和的临床经验十分丰富,深知诊脉要因人而异,同一种疾病,在不同性别、不同体质的人身上,呈现出来的脉象是有区别的。他指出,给病人诊脉时,应当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比如是大人还是小孩,身体是高还是矮,性情是急躁还是憨稳,再看脉象如何,才能作出确诊。如肥胖的人脉象显得“沉”一些,身体较瘦的人脉象要“浮”一些;妇女脉象显得“软小”,婴儿呼吸脉搏跳动较成人要“细数”一些。这对后世脉学很有启发意义。王叔和能写出脉学专著《脉经》,说明在脉诊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他都有着很深的造诣。但他并不迷信脉诊方法,也不强调它的作用,而是主张四种诊断方法并用,以减少诊治中不必要的失误。在他看来,脉理精微,比较玄妙,一般人很难掌握,即便是一代名医扁鹊和张仲景等人使用脉诊法时,也非常认真、慎重,往往也是结合其它诊法,诊治病情。这种不居功自傲、不迷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探索研究生英语(基础级)读写教程课件unit2-2.pptx VIP
- ZZ058 动漫制作赛题 第3套-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双数年拟设赛项赛题.pdf VIP
- 财务管理(山东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docx VIP
-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带答案.docx VIP
- 2025年中国铁路北京局招聘(212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课件.pptx VIP
- 建军大业作文课件.pptx VIP
- 医疗护理员课件.pptx VIP
- 环境管理学课件.pptx VIP
- 【原创】 2021八省联考英语读后续写方法探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