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再别康桥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再别康桥 崔建红 一、 意象与意境 意象,简单的说,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形象。 在一般情况下,物是客观存在的,它原来是什么样子,就应当说成什么样子,不能 有丝毫差错。但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眼中, 就会蒙上一层主观色彩, 这就是古人说的“登山 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白杨一般笔直冲天,柳树一般弯弯折折,但在诗人的眼 中,白杨是北方人民不屈不挠的品格象征,杨柳妸娜的姿态,随风飘摆的柳枝在离人眼 中就似那依依不舍的情感。这就是意象,是作者主观感情寄托和外化的载体。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 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像和 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 ” 简而言之,意境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诗 意空间。 关于意象和意境的关系,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如果意象是百花,那么意境就是 春天。 二、解题 作者介绍: 徐志摩( 1897 ~ 1931 )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出生 于浙江海宁一个富商家庭。 1918 到 1922 后先后赴美国学习银行学,到英国留伦敦剑桥 大学研究政治经济学。获硕士学位。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 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 年开始创作新诗。 1923 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4 年 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 任翻译。 1926 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 ,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 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 学教授。 1931 年 11 月 19 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诗集《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云游》, 散文集《落叶》 、《巴黎的鳞爪》 、《自剖》、《秋》, 日记《爱眉小札》 、《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2..康桥:即“剑桥”( Cambridge),英国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是徐志 摩曾经学习生活的地方,有很深的感情。徐一生三次来到康桥,且每次都留下了心灵的 记忆: 1920 年秋,徐志摩经美国到伦敦,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习, 1922 年上半年由剑 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 8 月中旬回国。 1923 年 3 月在《时事新报》上 发表了第一首记忆康桥的诗——《康桥在会吧》 ,但艺术上松散冗长,效果不佳; 我所1925年 7月再次访问伦敦, 1926年 1月写下了为人熟知的现代散文名篇 知道的康桥》 ; 我所 1928年 8月第三次来到英国, 11月 16日快要归国的途中,灵感闪现,挥洒自如地 写下了的传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 。 3.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康桥融入了徐的生命,是徐志摩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徐在《猛虎集》的序文 中这样说: “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由意识, 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吸烟与文化》 ),可以说, 是康桥创造了这个个充满性灵的诗人。 徐志摩一生有三个信仰:爱、自由和美。在康桥,他实现了他人生的梦想。所以,对于 躯壳,徐是康桥匆匆的过客,但对于灵魂,康桥却是它的精神家园。 如今, 短暂的重逢之后, 又要离别了, 萦绕在作者心头的是深深 的眷恋和依依不舍 的深情。他将这浓浓的别情融入了康桥的一草一木。于是,在诗中我们发现了那么多承 载着作者款款深情的意象: “西天的云彩” “河畔的金柳” “波光里的艳影” “软泥上的青 荇”“满船的星辉” “沉默的夏虫”等。今天我们一起分析、鉴赏这些意象,看作者是怎 样借助意象来抒发这分别情的。 三、课文讲析 (一) 第一节 作者要和康桥告别了,告别的方式有很多,譬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结” 千叮咛万嘱咐等,而作者选择的是一种怎样的告别方式? 明确:既不是默默地流泪,也不是千言万语的表白,而是轻轻地走,轻轻地挥手告 别。以一种平静、无言、默默的方式离开。 与其它告别方式相比,作者为什么选择了这样一种告别方式?简明理由。 明确:这是一种最恰当的告别方式。康桥是徐志摩的精神家园,在他面对康桥的时 候,许多现实中的不愉快被排遣掉。他对康桥的感情绝非的是“喜欢”两字所能表达的。 他是一种来自于心灵最深处的炙热的深情。这种深情,不是能用语言所能表达的,而其 它任何的告别方式也都显得过于庸俗,既然这样,就索性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默 默的伫立,默默地挥手,让自己的灵魂与康桥对话,正所谓“大象无形” “大爱无声” 。 这样一种最朴素的方式中恰恰表达了一种最真挚的情感。 “西天的云彩”是本文出现的第一个

文档评论(0)

xush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