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P技术和电信技术发展展望 内容提要 一、引言 IP traffic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400-800% per year. IP业务增长超过CPU的摩尔定律(CPU每1.5年速度翻一翻)。 IP everywhere. 电信网如何面对IP, 挑战、机遇、包容 ? IP技术如何做得更好,升级为电信级 ? Telecom Datacom Covergence , 3C网络? 二、IP技术和电信技术面临的问题 1、两种技术的特点比较 2、IP技术面临的问题; 3、电信技术面临的问题; 1、IP技术和电信技术特点 2、IP技术面临的问题 1) 无QOS保证 IP包的定义格式中仅有TOS/COS字段(8个优先等级),且一般的数据包/路由器并不区分; IP协议的精神:Hop-by-Hop, 无全网的流量控制机制;发生拥塞时,需要‘重来’,导致全网性的传送效率差。(此时,数据包头的开销便成为次要矛盾)。 传统的路由器包转发能力较弱,端口速率不能达到100%; ‘ 带宽足够论’在WAN上不成立;(趋势:流量和应用在向WAN移动,而带宽和应用是互相促进的一对矛盾)。 2、IP技术面临的问题(续1) 2)自愈恢复能力差 IP网络依靠RIP, OSPF, BGP-4等协议进行路由的重新计算和链路恢复。恢复时间以‘秒’计。 依靠低层电路的自愈能力(如SDH,ATM)可部分解决,但不是根本上解决问题。 3)安全和可管理性 IP包是面向应用层的协议,很容易被捕获,需要各种加密手段; 由于IP技术的起源问题,对可管理性要求不高。 2、IP技术面临的问题(续2) 4)网络扩展能力 OSPF AREA内路由器数量的最优值限制,而为了使路由收敛较快,IP地址的分配常与OSPF AREA的划分相关联,导致网络扩展时,IP地址也要跟随调整; IP协议中的 TTL(Time To Live)值问题。仅提供最多255跳,全互联网规模扩大,路由器数量增多时,如何面对 ?(在骨干路由器中 TTL值须不减‘1’,该方面协议MPLS正在考虑和制定)。 5)IP地址和编号问题 IP4的地址资源; 编号(传统电话网编号与IP地址的对应问题)。 3、电信技术面临的问题 1) 互联网和多媒体应用 以TDM技术为基础的电信网,是否能胜任对带宽要求越来越多的应用要求;IP包需要重新封装或转变,增加技术难度和成本。 IP Everywhere如何面对 ?通信的业务已不仅仅是语音通信。 IP网上可以开展语音、视频、数据等各种应用; LAN上流量和应用向WAN移动(80:20 ——20:80); 2)LAN技术向MAN、WAN逼近 10/100M以太网技术已占领LAN和桌面; 1000M技术已经成熟,并且也可以走的更远(40KM-60KM); 10Gigabit标准开始制定(IEEE P802.3 HSSG),并将LAN,WAN考虑进去; 3)新技术、新协议的出现 三、新技术、新协议、新应用的发展 新技术: 1、芯片技术: IC,ASIC, CPU, 0.25-0.18uM, 速度更快、集成度更高,功能和性能更好,可设计出更先进的通信设备。 硬件查找技术的突破(如,CAM芯片,“0,1,don’t care” 三种状态查找)。 2、器件和信号处理技术 SiGe 带宽达25GHz,可用于将来的10G Ethernet. WDM, 可充分利用光纤资源,使带宽成倍发展; Muti-Level Analog Signal, 利用2.5G的带宽传送10G速率 (类似QAM,但更简单,依赖于光纤信号的高质量)。 3、网络通信技术 Wireless LAN和W-CDMA技术, 使IP真正移动起来; 以太网的不断发展,10/100/1000/10000M, 并向WAN移动; ADSL,Cable Modem已开始应用,而VDSL的逐渐成熟,将成为最后1KM的主要接入手段; POS接口的出现(Packet over SDH); 三、新技术、新协议、新应用的发展(续1) 新协议/标准: 1、以太网方面的协议 802.1d—SPAN TREE; 802.1q/1p—以太网的QOS; 802.3ad, Trunk-Link Aggregation,可提供带宽加倍和链路备份; 2、IP方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共行政学(自考) 课件 杨宏山 第1--6章 导论、行政职能---行政决策.pptx
- IEC_63155-2020 射频(RF)应用中表面声波(SAW)和体声波(BAW)器件功率耐久性测量方法指南.pdf VIP
- 小学德育课程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策略研究论文.docx
- 1.4《设计小房子》教学课件 2025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pptx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1.ppt VIP
- 充电宝使用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青岛艾诺AN9602X交流耐压测试仪用户手册.pdf
- 粉尘清扫管理制度-粉尘清扫制度.pdf VIP
- 院感清洁消毒培训.pptx VIP
- 2023年教师信息化培训考试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