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来华粟特人墓葬中的祆教祭祀图像述略(历史学毕业论文).docVIP

中古来华粟特人墓葬中的祆教祭祀图像述略(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古来华粟特人墓葬中的祆教祭祀图像述略(历史学毕业论文) 文档信息 属性: F-0172ZE,doc格式,正文4011字。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适用: 作为文章写作的参考文献,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摘取等相关工作。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搞要 2 关键字:中古时期;粟特移民;葬具;祆教;图像 2 一、安伽墓中的祆教祭祀图像 2 二、史君墓中的祆教祭祀图像 3 三、虞弘墓祆教祭祀图像 5 四、安备墓祆教祭祀图像 5 五、Miho博物馆藏石棺床祆教祭祀图像 5 六、安阳北齐石棺双阙祆教祭祀图像 6 参考文献: 7 论文原创声明(模板) 8 论文致谢(模板) 8 正文 中古来华粟特人墓葬中的祆教祭祀图像述略(历史学毕业论文) 搞要 摘要:摘要:中古时期,伴随丝绸之路的经商贸易活动,中亚粟特人入华定居。生活于华夏情景中的来华粟特移民,虽在葬俗中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汉化倾向,但通过其墓葬中的石刻画像,却可以发现他们对原先居住于中亚本土时所信仰的祆教文化之坚守。粟特移民墓葬空间中的祆教文化主要表现为祆教祭祀图像。这些祆教祭祀图像具有形式和内容的高度一致性,即以火坛和祭司为核心的拜火祭祀仪式的图像志特征 关键字:中古时期;粟特移民;葬具;祆教;图像 中图分类号:K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8-0070-02 琐罗亚斯德教源于波斯,传入粟特所居的中亚本土后,变为玛兹达教;再传入中国后,被称为祆教。祆教认为火光纯洁而神圣,包含了太阳的光辉,代表着至善之神,因此祆教最基本的特征表现为崇拜火光和日月星辰。入华粟特人信仰祆教的图像资料,以往阙如。随着近年来安伽、史君、虞弘等石刻画像墓葬的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祆教祭祀图像,这些图像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即表现为祭司围绕火坛祭祀圣火的仪式。拜火图像反映了入华粟特人信仰祆教的一种集体意识,现将其分述于下。 一、安伽墓中的祆教祭祀图像 安伽墓发掘于2000年[1],位于西安市北郊大明宫乡炕底寨村,为北朝时期大型墓葬常见的长斜坡墓道多天井砖砌穹庐顶单室墓。墓中的葬具为围屏石榻。围屏石榻是指在石榻的左、右及后侧镶有石屏风,有的还在石屏风上刻绘图案。从墓葬形制和石质葬具来看,安伽墓完全采用了中国风格的葬俗。但是从墓葬中的石刻彩绘画像看,亦保留了其所信仰的中亚祆教文化图像。在安伽墓的石门门额处,用减地浅浮雕贴金彩绘的方式,刻绘了人身鹰足的祆教祭司护持火坛举行拜火仪式的祭祀活动。画面中心为三头骆驼背负的莲瓣须弥座火坛,火焰升腾幻化出莲花图案。火焰左右各有一乐神,左侧者弹曲颈琵琶,右侧者舞弄箜篌。火焰两侧各有一位人身鹰足的祆教祭司,深目高鼻,卷发,络腮胡须,面戴口罩,双翅伸展上翘,尖尾鹰爪,双手握火棍伸向火坛两侧的供案,供案上放满了瓶、罐、盘等祭祀用具。门额左右下方各有一面向火坛跽坐的胡人,左侧者披发,身着圆领袍,双手置于前方的一个小火坛上。右侧者卷发,头戴虚帽,八字胡须,身着翻领紧身袍,右手置于一个亚腰形小火炉上。 这幅图像祆教色彩浓厚,显得庄严神秘。整个祭祀活动围绕火坛展开,两个半人半神的祆教祭司面对火坛进行护持圣火仪式。结合围屏石榻中的其他图案,右下者可能为墓主安伽本人形象,左下者可能是与墓主关系密切的突厥人。根据墓志可知,安伽曾任主管粟特聚落商务和宗教事务的“萨保”,而“萨保”本身就有宗教职能,那么图像右下一隅的卷发戴帽者和小火炉似乎可以解释为安伽本人所主持的祆教祭祀活动。 二、史君墓中的祆教祭祀图像 史君墓发掘于2003年[2],位于西安市大明宫乡井上村东。墓葬形制亦为北周至隋唐时期盛行的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单室土洞墓。葬具由单檐歇山顶殿堂式仿木结构石堂与石榻组合而成。这种仿房屋式的建筑同样是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虽然在墓葬的营建和葬具的选择上受到了北朝汉地的影响,但是与安伽墓相比,史君墓图像却具有更加浓厚的中亚异域风格,其中祆教祭祀图像置于两处。 其一位于史君墓石堂南壁,在左侧和右侧浮雕的下部分别对称雕刻两个人身鹰足祭司,均深目高鼻,络腮胡,戴口罩,有头光。头戴圆顶帽,帽檐上有日月形冠,束飘带。颈戴项圈,肩生羽扇状双翼。身着交领对襟衫,腹前系腰带,丰羽阔尾。双臂交叉,一手持两根长火棍探向火坛。火坛上燃烧着熊熊火焰。火坛下放置一圆盘,盘内有祭祀用的单■细颈瓶、杯、罐等器物。 其二为史君墓石堂东壁的一组浮雕,为从左往右渐次展开的三幅连环叙事画,展示了粟特祆教徒去世后亡灵升入天国的整个过程。左侧浮雕中,祆教主神坐于顶部,身绕光环,墓主史君夫妇跪在其左下方。中部为起伏的山峦,山下刻一雕栏的拱形桥,桥头站立两位戴口罩的祆教祭司,他们穿圆领

文档评论(0)

asen19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