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正衬与反衬(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反思).docxVIP

例析正衬与反衬(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反思).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第 PAGE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例析正衬与反衬(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反思)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选编了李白的《蜀道难》。诗歌运用了极度的夸张和非凡的想象写尽了蜀道的高、险,由此来突出攀越蜀道的艰难。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用书》“整体把握”板块中分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一句时说该句用了反衬手法来写蜀道之难,这样说似乎不妥。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修辞手法叫衬托。简言之,就是事物(宾)陪衬乙事物(主)。衬托手法,能突出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衬托分为正衬与反衬两种。正衬是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常常是“高的”衬托“更高的”,“好的”衬托“更好的”。例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自己和汪伦的友情更深。反衬则是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常常是“矮的”衬托“高的”,“坏的”衬托“好的”。例如元代魏初的《鹧鸪天》一词: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鹏鹏夜煮茶。 “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以鸦归巢来写人的不能归,以“归”衬“不归”,是反衬。而《蜀道难》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一句写的是黄鹤是善飞之猛禽,它飞得高,却飞不过蜀道的”高标“;猿猱是善攀援之兽,面对蜀道却一筹莫展,只有忧愁的份了,由此足见山峰之高险:这里是以“高”来突出“更高”,以“险”来突出“更险”,应该是正衬。这到会令我们想起《孤独的收割人》一诗,为了形容收割姑娘美妙的歌喉,这样写道: 她的歌声在深邃的峡谷久久回荡。 在荒凉的阿拉伯沙漠里, 疲惫的旅人憩息在绿阴旁, 夜莺在这时嘀呖啼啭, 也不如这歌声暖人心房; 在最遥远的赫伯利群岛, 杜鹃声声唤醒了春光, 啼破了海上辽阔的沉寂, 也不如这歌声动人心肠。 诗中以夜莺和杜鹃婉转优美的歌声来衬托刈麦姑娘动人心肠、暖人心房的美妙歌声,也是用同类事物来作衬托,与李白《蜀道难》中的“黄鹤”一句如出一辙,都应该是正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ilaoshi13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