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岗位作业指导书.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质检岗位作业指导书 目的 质检人员现场工作执行统一标准;新上岗人员尽快了解、掌握工作范围; 适用范围 适用于华北区域技术科质检办公室 指导书内容: 人员编制:质检主办1名,三个班组,每班质检人员4名(其中班长一名);负责当日生产过程的现场监控;具体参考《质检员岗位职责》、《质检班长岗位职责》、《质检主办岗位职责》。 上班时间:质检主办上正常班,其他人员白班7:50—19:00;夜班:18:50—8:00;(二班倒); 上岗要求:个人着装必须符合规定,参看《北京乳品厂员工行为规范》;技能要求了解车间的工艺流程及各监控点的工艺参数、质量标准 交接班:首先查询《生产计划单》了解当天的生产量及生产品种,然后依照《质检办公室交接班规定》进行工作交接。 预处理监控范围(关键点),简述如下: 预处理工作人员:值班主任 中控员 配料人员 收奶员 卫生工 跟班统计。 5.1原奶:(最大、最重要的原料) 原奶协调由原奶事业部负责,每日由奶站自己负责运送;到厂后进行过磅,由专职采样员进行打耙采样;化验室依据原奶检验规则对各项指标进行检验(同时做发酵小样);合格的原奶装入TK1100—TK1400奶仓(计4个罐,TK11-13罐存储量60吨,TK14罐存储量80吨)。不合格的原奶拒收或议价接受。注:对感官异常(异味、异色、异物)的原奶质检人员有权提出拒收。 5.1.1.原奶接收过程监控: a、监控采样人员操作的规范性,主要包括:取样点是否准确、打耙频率、次数;取样瓶洁净度;取样量,具体依照《取样规则》;不合格原奶接收后,记录不合格项并追踪其处理过程。结果记录于《质检日报》中; b、监督本厂内原奶接收流程,对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及时通知前处理值班主任及质检主办; c、监督奶车罐体、车身卫生状况,收奶线路卫生、密封效果;结果记录于《每日卫生控制记录》中。 5.1.2.原奶入罐储存:(主要监控原奶储存温度、时间);要求储存温度2-5℃,储存时间≤48小时,监控频率要求每2小时一次;出现异常(如储存条件、酸度、酒精试验异常等)须及时通知直接领导,进行评估处理。注:同时对前处理《温度监控记录》的详实性进行监控;重点说明:原奶储存为关键控制点,需随时掌控原奶的存储温度、时间、指标状态;原奶一旦控制不当,出现问题,属重大质量问题。 5.1.3.使用:生产纯奶必须用当日收购的新鲜原奶;且质量指标较好、菌落总数含量较低。质检人员每日对生产纯奶用原奶的符合性进行确认,结果记录于《质检日报》中。酸奶配料用奶必须符合使用要求。 5.1.4.纠偏措施:奶仓内储存原奶如发生偏离操作限值,责任部门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及时尽快纠偏,方式分别为:转序进行巴氏杀菌、调走、销毁。相关记录:《温度监控记录表》、《收奶记录表》、《质检日报》 5.2巴氏一:巴氏杀菌是利用低于100摄氏度的热力杀灭微生物的消毒方法,由德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于1863年发明。 5.2.1杀菌系统,流程为:(物料)预热、闪蒸、分离、均质、杀菌、保温、冷却;原奶经处理杀菌过程转变为商品奶(纯奶)、配料用奶,妙酸乳经过配料最后也要经过巴氏一杀菌; 5.2.2闪蒸:物料奶在负压(0.8bar)的作用下,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60-75度)达到沸点,扩大受热面积去除出原奶中的一部分水分,提高牛奶的总固形物,提升牛奶的指标,去除一部分不良滋气味。 5.2.3分离(机):通过高速离心分离,去除出牛奶中的机械杂质,提高牛奶的品质,如产品需要,可从牛奶中把脂肪分理出,做低脂奶; 5.2.4均质:通过剪切力,把牛奶中的脂肪切碎,使其均匀的悬浮于乳中,避免脂肪上浮;提高牛奶品质,易于人体吸收。提高乳脂的表面积,使奶的状态更加稳定,便于储存。 5.2.5.巴氏一监控点: 5.2.5.1生产前,监控巴氏系统清洗杀菌情况,达到使用要求,监控设备运行稳定性;如出现重大设备故障;要对整个过程进行重点追踪记录;如生产出产品,需对产品进行评估;追踪处理结果。同时通知直接上级领导。结果记录于《质检日报》中。 5.2.5.2系统生产运行中,要求对均质压力进行验证(标准为:16Mpa);对各产品杀菌温度进行监控(频率:15min/次);杀菌温度详见各产品工艺规程。注意区分操作限值及关键限值,杀菌温度不低于关键限值产品可以转序,低于关键限值不可以转序。(备注:杀菌温度为监控重点) 5.2.5.3.物料冷却后出口温度(入缓存罐温度);根据产品的不同(包含:纯奶、巴氏奶、妙酸乳),入缓存罐温度存在差异;监控中,根据工艺规程中要求参数进行监控(储存时间、温度); 5.2.5.4.监控物料各项感官、理化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具体见各产品标准 5.2.5.5.监控各相关记录表记录是否有效、详实。 注:相关记录:外部记录:《温度控制记录》《巴氏一运行记录》

文档评论(0)

ccccccxx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临沂冉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1300MA9576790T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