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某杂志社为此发起了“百姓生活方式的十大变化”评选活动,“晒朋友圈”赫然在列。“晒朋友圈”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些人晒旅游,晒幸福;有些人晒成长,晒变迁;有些人晒感慨,晒情怀…… 对于这则材料,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创新自信 以心之真实,悟生活本真 文/关心怡 “朋友圈”中,一派光鲜亮丽;现实生活,却显寡淡无趣。当科技发展生活巨变,当虚拟与真实日渐交错,生活或在迷失的边缘徘徊。也许,唯有明晰虚与实的界线,跳出“朋友圈”中的狭隘天地,才能重新触摸、感受生活的真实,品味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诚然,科技的迅速发展使时代面貌日新月异,生活方式的巨变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人们提供了巨大便利,“晒朋友圈”亦成了人们展示自我,认识他人的全新交际途径。指间在屏幕转动,晒生活、晒幸福、晒观点,简单随意之间,便提高了自己的“被关注度”,满足了表达的需求和欲望;同时,点赞与评论之间,更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增强了内心的成就感。 然而,当虚假的包装横行、晒图变成修图,当分享成为炫耀、交流成为宣泄,当垃圾信息泛滥、谣言生成、伪科学散布,虚拟的“朋友圈”似乎正走向扭曲,而沉迷于虚拟的“朋友圈”,也让我们在网络的洪流中迷失自我,与生活的本质渐行渐远。囿于“朋友圈”中的我们,终不能有所感悟,不能顿悟挣脱。 余华有言:“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他人的看法。”生活的本质在于自我意义的追寻和个人价值的提高;生活的美好在于真实,在于心的成长与感悟,在于那些具体而微的动人之处。生活的本质与美好,皆存在于现实,而非虚拟的“朋友圈”中。纠结于浏览量与点赞数,拘泥于他人的评论与回复,便陷入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泥沼,便迷失于虚拟网络的重重迷雾,与真实、与美好、与生活背道而驰。跳出朋友圈中的评价,或许我们才能收获一个更加充实丰盈而富有趣味的生活。 科技与网络发展的初衷,在于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拥抱科技,但不愿成为科技的俘虏;我们热爱“朋友圈”,却不能成了“朋友圈”的附庸。倘若虚拟社交替代了现实交往,那便是事与愿违,便是无限遗憾。鲁迅曾言:“生活是两颗心的相互贴近。”然而“晒朋友圈”的浅浅淡淡,甚至流于形式的交流,带来的常是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让这个已经水泥丛林的城市更显弱联系性。试问,抛开朋友圈,我们又对人了解多少?沉迷于虚拟社交,任灵魂在虚浮的社交网络中起伏,我们又怎能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恬静,我们又何以照见“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动人美好。 当下,多少心灵在沉迷。饭桌上,沉默无言,只顾埋头更新“朋友圈”;秀丽山川之前,无心观赏,匆匆拍照,上传网络……但愿虚拟社交终只是生活的调味品,愿你我得以感受生活真实美好。 陈继儒有言:“风急雨骤时,立得住,才见脚跟;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愿你我在科技洪流中不移根基,不失本色,瞭望生活的美好,照见人生的本质。 (作者通联: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三)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刘一兵老师: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难以在虚拟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本文反思科技发展变革中人们的生活变化,观点明确,思路清晰,且有一定的思辨色彩。文章对朋友圈进行了辩证性思考,朋友圈是展示自我、认识他人的全新途径,但却也让人在网络的洪流中迷失自我,与生活的本质渐行渐远;接着阐释了自己所认知的生活的本质,指明生活的本质与美好,存在于现实,而非虚拟的“朋友圈”中;紧接着指出倘若虚拟社交替代了现实交往,那便是事与愿违,便是无限遗憾;最后,文章对虚拟和现实的关系进行了思考,“愿虚拟社交终只是生活的调味品,愿你我得以感受生活真实美好”,指出现实是主而虚拟是辅,不可本末倒置,不可迷失。文章层层递进,论证脉络条理分明,不失为一篇佳作。 纵横:聆听“增”与“减”的变奏曲 2018-03-08 08:51   “增”与“减”、“高”与“低”、“升”与“降”,是一组矛盾对立的概念。但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矛盾的双方,却显得如此和谐统一。一个个涉及民生领域的数字、指标,无论增也好、减也好,高也好、低也好,升也好、降也好,全都指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这是一支充满“民生温度”的变奏曲,这是一部以“人民为中心”的辩证法。 过去5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一项项民生福祉惠及13亿多中国人。从增的方面看:城镇新增就业6600万人以上,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出境旅游人次由8300万增加到1.3亿多;城镇化率从52.6%提高到58.5%……从减的方面看: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贫困发生率由10.2%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