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急救知识专业培训.ppt

  1.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场急救知识专业培训;人脑组织只占体重的2%,需氧量却占全身需氧量的25%,葡萄糖消耗量占65%。脑组织代谢率高,氧耗量大,但能量储备非常有限。 如果心跳先停止,呼吸可持续20~30秒,不超过60秒; 如果呼吸先停止,心跳可持续10分钟左右。;心跳停止4秒,人就会出现黑蒙; 停止5~10秒,出现昏厥或抽搐; 停止10~15秒,脑组织的氧储备即完全耗尽,出现意识丧失; 停止20秒后,自发和诱发脑脑电活动停止; 1分钟后,脑干活动消失,呼吸几乎停止,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 停止4~5分钟内,脑组织的葡萄糖及糖原储备和ATP即被耗竭,开始发生不可逆的脑损害; 随后经过数分钟过渡到生物学死亡。;为什么要学心肺复苏?;Time is life;CPR实施时间与成功率;院前急救 ? 第一目击者 ;复苏存活的预测因素;院前急救任务(第一目击者);AHA用一个四环节的链(所谓“生存链”)来描述复苏时间的重要性。生存链具体如下: ●早期识别和启动急救医疗系统。 ●早期由旁观者进行CPR。 ●早期进行电击除颤:CPR加3-5分钟内的电击除颤可使生存率增加49%-75%。 ●早期由医务工作者进行复苏后的高级生命支持;四早生存链;抢救成功的决定因素;生命链第一环 早期通路;如何打急救 ?; ⑤ 其他任何被询问的信息,确保医疗急救 人员无任何疑问。 ⑥ 挂断 后,最好在住宅门口或交叉路口等候,引导救护车的出入。 ⑦ 准备好随病人带走的药品,带上可疑的药品或者离断的肢体等。 ⑧ 疏通搬运病人的过道。 强调:只能在调度员允许后才能挂断 (先打后挂) 不会打 怎么办?可以让120调度员询问,逐一回答。 ;国内外CPR情况;相关解剖知识;胸 廓;相关解剖知识;相关解剖知识;生命链第二环 早期徒手心肺复苏;现场心肺复苏的ABC;基础生命支持的顺序;第一阶段 开放气道(A);1、判断意识 首先,确保现场安全,并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然后在伤病员耳边大声呼唤“喂!您怎么了?”,再轻拍伤病员的肩部,要做到轻拍重唤,婴儿拍击足跟。如果对呼唤、轻拍无反应,婴儿不能哭泣,可判断其无意识。 2、立即呼唤 当判断意识丧失后,应该求助他人帮助,在原地高声呼救:???快来人!救命啊!为是救护员,请这位先生(女士)快帮忙拨打120急救 !有会救护的请起我一起来救护。” ;3、翻转体位 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应将其翻转为仰卧位(复苏体位),放在坚硬的平面上,去枕平卧。 如果没意识但有呼吸和循环,应将其置于侧卧位(复原体位),每30分钟翻一次身。 有颈部外伤者需要翻身时,为防止颈髓损伤,另一人应保持伤病员头颈部与身体在同一轴线翻转,做好头颈部的固定。 注意不要随意移动伤病员,以免造成伤害。如果患者面朝下时,应把患者整体翻转,即头、肩、躯干同时转动,避免躯干扭曲,头、颈部应与躯干始终保持在同一个轴线上;;现场急救知识专业培训;救护员的体位 救护员在实施心肺复苏技术时,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选择位于伤病员一侧,将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贴于(或立于)伤病员的肩、胸部,有利于实施操作。;4、开放气道 用最短的时间,先将伤病员的衣领、领带、围巾等解开,带上手套迅速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呕吐物、假牙等异物,以利于呼吸道通畅。然后再将气道打开。 用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 救护员用一手的小鱼际肌部位置于伤病员的前额,另一手示指、中指置于下颏将下颔骨上提,使下颔角与耳垂的连线和地面垂直(鼻孔朝天)。 救护员手指不要深压颏下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在心肺复苏全过程中,自始至终要保持气道通畅。 病人在意识丧失后,舌肌松弛后坠而造成呼吸道的堵塞。 打开呼吸道并清除口腔、咽部的异物(呕吐物、假牙、泥土等); 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用一手食指将异物彻底清除,以利于呼吸道通畅。 05指南不再向公众救护员推荐使用托颌法开放气道,无论有无颈部损伤都使用仰额举颏法来打开气道。;;开放气道(图);①成人头后仰90度;②儿童头后仰60度;③婴儿头后仰30度;第二阶段 人工呼吸(B);检查呼吸(图);6、人工通气(口对口人工呼吸) * 保持气道开放,连续进行2次吹气。 * 救护员用放在病人前额上那只手的食、中指捏住病人的鼻子,以防气体从鼻孔逸出; * 吸一口气,用自己的口唇包严伤病员口唇四周,将气体缓慢持续吹入,吹气时间持续1秒钟,同时观察其胸廓隆起。(口对口鼻、口对鼻等) * 吹气后,抢救者松开捏鼻孔的手,以使病人呼出气体。同时转开头吸入新鲜空气,并观察病人有无气流呼出、胸廓有无下降,准备进行下次吹气。 * 如无起伏则可能是气道未通畅或有异物堵塞,这时应重新打开气道或迅速去除异物。;现场急救知识专业培训;

文档评论(0)

dali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