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章目录 一、概述 二、具体方剂 第一节 和解少阳剂 1.小柴胡汤 2. 蒿芩清胆汤 第二节 调和肝脾剂 1. 四逆散 2.逍遥散 第三节 调和肠胃剂 半夏泻心汤 第四节 表里双解剂 防风通圣散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重点难点 1.重点: 各代表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和运用;类方鉴别要点 2. 难点: 各代表方剂的配伍意义;热入血室的概念;四逆散主治四逆的病机 概述 含义: 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表里双解等作用,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表里同病等证的方剂,统称和解剂 适应证: 伤寒少阳证、肝脾不和证、肠胃不和证、表里同病证 分类: 和解少阳剂、调和肝脾剂、调和肠胃剂、表里双解剂四类 概述 使用注意:使用和解剂应辨证准确。和解剂配伍上常是既祛邪又扶正,既透表又清里,既疏肝又治脾,性质平和,照顾全面。但毕竟以祛邪扶正,或调整脏腑功能,使之协调为目的,故纯虚者不宜用,以防其伤正,纯实者亦不可选,以免贻误病情 第一节 和解少阳剂 功效:和解少阳剂 适应证:伤寒邪在少阳的病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 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半斤(24g) 黄芩三两(9g) 人参三两(9g) 甘草三两,炙(9g) 半夏半升,洗(9g) 生姜三两,切(9g) 大枣十二枚,擘(4 枚) 【用法】水煎服 【功效】和解少阳 【主治】 1.伤寒少阳证 2.热入血室证 3.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4.蛇串疮、瘾疹、湿疹、银屑病、斑秃等属于湿热郁阻营卫、气血、脏腑不和者 小柴胡汤 【方解】本方所治多因伤寒邪犯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火,胆火上炎、犯胃所致。 君药:柴胡——透散外邪,疏理经气 臣药:黄芩——清少阳郁热 佐药:半夏、生姜——和胃止呕; 人参、大枣——益气健脾,既扶正以祛邪,又御邪内传 使药:炙甘草——助参、枣益气,调和诸药 小柴胡汤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伤寒少阳证的基础方, 又是和解少阳法的代表方 【使用注意】因方中柴胡升散,芩、夏性燥,故对阴虚血少者禁用 【方歌】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蒿芩清胆汤 【组成】青蒿钱半至二钱(4.5~6g) 淡竹茹三钱(9g) 半夏钱半(4.5g) 赤茯苓三钱(9g)黄芩钱半至三钱(4.5~9g) 生枳壳钱半(4.5g) 陈皮钱半(4.5g) 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包,三钱(9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主治】 1.少阳湿热证 2.红斑狼疮、湿疹、肥胖属湿热痰浊所致者 蒿芩清胆汤 【方解】本方证为湿热痰浊内阻少阳胆及三焦,使少阳枢机不利所致。 君药:青蒿——清透邪热,芳香化湿 黄芩——清热燥湿 臣药:竹茹——清热,化痰止呕 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 赤茯苓、碧玉散——清热利湿 佐药:枳壳、陈皮——理气畅膈,除痰消痞 使药:甘草——调和药物 蒿芩清胆汤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少阳湿热痰浊证的代表方。以寒热如疟,寒轻热重,胸胁胀痛,吐酸苦水,舌红苔腻,脉弦滑数为辨证要点 【使用注意】本方性寒而燥,脾胃虚弱者慎用 【方歌】蒿芩清胆夏竹茹,碧玉赤苓枳陈辅, 清胆利湿又和胃,少阳湿热痰浊阻。 第二节 调和肝脾剂 功效:调和肝脾 适应证:适用于肝脾不和证。以脘腹胸胁胀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腹痛泄泻及手足不温为特征 四逆散 【组成】柴胡 枳实 炙甘草 芍药各十分(各6g) 【用法】水煎服 【功效】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主治】 1.阳郁厥逆证 2.肝脾气郁证 3.黄褐斑等属肝郁气滞者 四逆散 【方解】本方所治为外邪郁遏经气,致阳气内郁不达四肢或肝脾气郁所滞 君药:柴胡——透邪外出,疏肝解郁 臣药:白芍——养血益阴,柔肝缓急 佐药: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 使药: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中 四逆散 【辨证要点】本方原治阳郁厥逆证的代表方,后世多用作疏肝理脾的基础方。以手足不温,或胁肋、脘腹疼痛,脉弦为辨证要点 【使用注意】对于热盛厥甚的热厥和阳微阴盛的寒厥证,忌用本方 【方歌】阳郁厥逆四逆散,等分柴芍枳实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