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色的鱼钩》精品导学案
《金色的鱼钩》预习任务
一、我会正确读准下列生字词。
1. 和着 青稞面 威胁 碗筷 搪瓷碗 鱼饵
收敛 搀一段 奄奄一息 抽噎 瞻仰
二、我知道下列词语的意思。
1. 宿营地:
2. 合不拢眼:
3. 支吾:
4. 弥漫:
5. 收敛:
6. 失声:
三、我了解到的红军长征资料。(起止时间、经过的省份、重要战斗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快速默读课文, 想一想, 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他的哪些言行中
看出来的?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色的鱼钩》个人学习流程及任务
1. 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如有困难,可以借以下提示。
本文主要讲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情。
2. 我们通过读课文,能够看出老班长是个怎样的人?
3. 默读课文, 思考:老班长的精神品质是通过哪些描写表现出来的?请同学们找
出相关的句子,圈点勾画做批注。
4. 为什么说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5. 快速默读《一个粗瓷大碗》,想一想文中的人物和老班长有什么相同之处,
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填写下列表格。
一个粗瓷大碗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有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用过的。她那时
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团政委。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了一次,却有一段感人的故
事。
有一回,一场激烈的战斗刚刚结束,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鼓鼓的挂
包。打开一看,是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
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
她送来。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从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通讯员为难地说:“这……这……敌人都消灭了,往哪儿还呀!”
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 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 他想:“这
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赵一曼一看,就知道是从病号灶盛来的。那些日
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部队虽然还
有一点点粮食,但得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
沾过粮食了。赵一曼端着这碗高粱米饭,望着面前的小通讯员,怎么忍心责备
他呢?赵一曼趁人不防的时候,快步走进炊事棚,把饭倒在锅里,又从另一口
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这些,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到了,他没有吭声,眼睛里
却含着泪花。
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 “我说政委
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呀!”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
候才能不丢碗呢?”
据后来“侦察”,这个粗瓷大碗已经成了七班的菜盆了。
相同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