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新 精品 Word 欢迎下载 可修改
条叶龙胆药材资源变化及未来发展建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项目——珍稀濒危和大宗常用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项目——珍稀濒危和大宗常用药用植物资源调查(2022FY110600)
通讯作者:王喜军 xijunw@
摘要:本文从本草记载开始阐述了龙胆药材四种植物基源植物中质量最优的条叶龙胆资源的变化。条叶龙胆野生资源的开发是由南到北的顺序进行的。我国东北地区条叶龙胆的开发较晚,但由于龙胆的生物学特性及草原破坏等多种原因,在几十年的时间内野生资源便遭到了严重破坏。目前野生资源接近枯竭,栽培严重滞后,致使这一优质龙胆药材市场占有率不断降低。条叶龙胆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栽培为主,而育种、栽培技术等与高产密切相关措施的优化与推广等问题急需解决。
关键词:条叶龙胆;历史沿革;资源;栽培
龙胆为传统常用中药之一,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目赤,耳鸣耳聋,肋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中国药典》规定龙胆来源于条叶龙胆(东北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龙胆(粗糙龙胆)G. scabra Bunge.、三花龙胆G.triflora Pall.、坚龙胆G.rigescene Franch.的根和根茎,其中前三种主产东北地区,称为“关龙胆”,后者主产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又称“南龙胆”和“滇龙胆”。关龙胆质量好,数量多,是中药材龙胆商品的主流,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和市场价格也远远高于南龙胆。在三种关龙胆中,条叶龙胆质量最佳,历史上产量也最大,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目前条叶龙胆野生资源接近枯竭,栽培发展滞后。由于资源原因,上世纪50年代开始市场上关龙胆所占比例开始不断下降,1978年和1983年,东北区分别占20%和5%,西南区占75%和91%。针对我国优质龙胆药材比例下降的实际情况,本文对条叶龙胆的历史应用概况和目前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以期为未来龙胆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龙胆药材资源产地变迁
龙胆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后历代本草对龙胆的原植物和生药均有描述和记载。通过对龙胆药用种类进行考证,发现南北朝梁代陶宏景《本草经集注》、宋代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明代朱橚《救荒本草》等记载的龙胆产自齐朐(今山东掖县北)、冤句(山东荷泽县西南)、吴兴(今浙江湖州市)、襄州(今湖北襄阳县)、钧州(河南禹县)、新郑(今河南开封)等地,与现在条叶龙胆的产地相符,而且原植物和生药的形态描述及各本草的附图均与条叶龙胆相符,证明本草记载的正品龙胆应该是条叶龙胆,而不是粗糙龙胆。但是宋代的《开宝重定之本草》(简称《开宝本草》)中也有“叶似龙葵,味苦如胆”的记载,与现今普遍应用的粗糙龙胆相符;清代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中也有一种滇龙胆草,其习性、产地分布及形态与滇龙胆符合,但纵观历史文献,它们并不是主要的龙胆药材来源。
条叶龙胆古代主产地的河南、山东、浙江等地由于人口密集、工业较为发达,目前野生资源早已基本灭绝。
清朝末期,东北地区大量的野生药材资源才得以开发。条叶龙胆系日本北川政夫1934年根据采自辽宁的标本所发表的新种,当时其分布区为整个东北西部的松辽平原。位于嫩江南岸的吉林省洮南、松原等地地势低洼,非常适合龙胆的生长,洮南也逐渐成为龙胆药材的主要产地。1935年陈存仁所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有“龙胆产安徽由汉口进来,产江苏镇江府由上海运来,产吉林、奉天、洮南由山东牛茬帮运来”,说明龙胆产地开始转入吉林省洮南市、松原市等地的平原地区。经几十年的开发,至70年代后期,根据辽宁和吉林省的植物分类工作者反映,即使专程寻找也难以找到。洮南野生龙胆退出药材市场,资源处于濒危状态。
解放后,黑龙江省农林、石油化工、煤炭和机械工业才开始迅速发展。龙胆资源的开发也从嫩江南岸的吉林省转至北岸的黑龙江省林甸、富裕、依安、安达、明水,内蒙古的扎赉特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呼伦贝尔等地。目前仅嫩江平原的黑龙江省林甸、安达、富裕等县为条叶龙胆的主产区,但资源已接近枯竭状态。
2.目前主产区条叶龙胆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黑龙江省1956年成立了药材公司后才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发利用中药材资源,全部药材资源由全省不足500吨的收购量逐渐上升。图-1 是黑龙江省龙胆药材历年收购情况,其中仅在1970年~1979年有条叶龙胆的收购量的记载,其余各年为条叶龙胆和粗糙龙胆的总产量。这里需要明确指出的是,1956年~1974年所收购的龙胆应该是条叶龙胆,理由有三:一是最早记载东北地区龙胆药材资源开发情况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其所记载的产区为西部平原地区的条叶龙胆产区;二是粗糙龙胆仅分布在山区,生长于山坡、林缘等地带,极其分散,不呈优势种群,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