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化学第01章绪论.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动物生物化学 Animal Biochemistry ;目 录;主要参考书 1. 邹思湘主编,动物生物化学,第四版。2005,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 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主编,生物化学,第三 版。2002,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 绪论 §1 Prelude;一、动物生物化学的定义;2. 生命的物质基础 如何正确地认识生命?存在两种看法: 1)生命是一种超自然现象。 2)生命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物质运动的一种状态。 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恩格斯 蛋白体:蛋白质;核酸。;(二) 什么是化学?;(四)生物化学的分类 1. 根据研究的内容分为: 静态生化—组成结构 动态生化—化学变化 机能(生理)生化—与生理机能的关系 2. 根据研究的生物种类分为: 普通生物化学;动物生物化学;植物生物化学;微生物生物化学,等等。 以动物为研究对象的生物化学,称为动物生物化学 (animal biochemistry)。; ;(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1.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2.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3. 生物膜与信号传导 (四)组织和器官机能的生物化学 如:血液、肌肉、神经、肝脏、蛋、乳等。; ;2. 静态研究阶段(19世纪~20世纪初) 19’th, 生物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以分析生物体的化学组成为主要研究内容。 具体包括: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生物分子,特别是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相互关系及其功能等。;3. 动态研究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前半叶) 主要集中在代谢方面的研究。借助于离体器官、组织匀浆、切片或精制酶等方法研究生物组成物质的代谢变化,生物活性物质在代谢中的作用,以及代谢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9世纪 李比希:首次提出“新陈代谢”的概念; 1887年 霍佩赛勒:首次提出“生物化学”的概念; 1897年 布克纳兄弟:体外发酵的成功(1860年巴斯德); 1937年 克雷伯斯提出:三羧循环,鸟氨酸循环(32年); 1940年 恩伯顿、迈耶霍夫:无氧酵解。;4. 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段(20世纪中期~现在);生物大分子研究过程中的部分 重大成果;1865:Mendel’s Laws of Inheritance;1871 The Discovery of DNA;1910 The Chromosome Theory of Inheritance;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33;1928 Transformation Discovered Griffith unwittingly discovered transformation, a process involving the uptake of genetic material by a living organism. Griffith injected mice with a mixture of live, avirulent, rough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Type I and heat-killed, virulent , smooth S. pnemoniae Type II and observed that this mixture led to the death of the mice. Live, virulent, smooth S. pneumoniae Type II bacteria were recovered from the dead mice, implying that genetic information from the heat-killed virulent strain had somehow been transferred to the avirulent live strain.;Building upon the earlier work of Griffith, collegues Avery, MacLeod and McCarty showed that transfer of DNA is responsible for the transform

文档评论(0)

lfle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