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新 精品 Word 欢迎下载 可修改
单层钢结构厂房柱间支撑体系的分析
冯 萍
(上海冶金设计研究院 建筑结构室,上海,200070)
摘要: 根据上海某大型不锈钢工程主厂房的设计体会,同时参阅了国内外有关资料,对柱间支撑体系的设计,尤其是柱间支撑体系的设计原则、形式、刚度、强度和连接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就支撑体系的设计要点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柱间支撑 刚度 长细比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nalysis of Column-and-brace System of Single-story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Feng Ping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Shanghai Metallurgic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200070,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design of column-and-brace system of the building according to designing the main building of the Shanghai stainless steel project, especially about design principle, style, rigidity, strength and connection on column-and-brace system. The key points of the design suggestion on bracing system are also proposed.
Keywords: Column-and-brace; rigidity; slenderness ratio
1 前言
在单层钢结构厂房设计中,支撑体系的布置和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为了保证结构的空间工作,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承担和传递水平力(风荷载、吊车水平力、温度作用及地震作用等),防止杆件产生过大的震动,避免压杆的侧向失稳,以及保证结构安装时的稳定,应根据结构及其荷载的不同情况设置可靠的支撑系统。在建筑物每一个温度区段或分期建设的区段中,应分别设置独立的空间稳定的支撑系统。支撑刚度的大小还直接影响厂房的自振特性。地震时,支撑的强度和刚度是否满足要求,直接关系到厂房的安全。因此建造于地震区的厂房,其支撑系统需要按照抗震要求进行合理设计。
上海某大型不锈钢工程主厂房为单层多跨不等高建筑,内部设有多层工作平台及各类操作室,以轴线尺寸计,新建主厂房纵向长402m,横向宽291m,在厂房中央10列轴线部位设一道纵向伸缩缝,柱距有18m及24m两种。主厂房柱网平面图及下柱柱间支撑布置图见图1。
图1 某大型工程柱网平面图及下柱柱间支撑布置图
2 柱间支撑体系的设计
2.1 设计原则
明确合理、简捷地传递纵向水平作用,尽量缩短传力的途径;
保证结构体系平面外的稳定,为结构和构件的整体稳定提供侧向支点;
便于结构安装;
满足必要的强度、刚度要求,具有可靠的连接。
2.2 支撑的形式
柱间支撑的形式对整个厂房的纵向刚度,自振特性及塑性铰产生部位等有重要影响。柱间支撑由以下各部分组成:
屋架端部高度范围内的垂直支撑和上、下系杆;
在吊车梁或吊车桁架以上至屋架下弦间设置的上段柱支撑;
在吊车梁或吊车桁架以下至柱脚处设置的下段柱支撑和下段柱系杆。
上段柱支撑的形式一般选用十字交叉形、人字形及K形。当柱间距较大时,上段柱支撑还可采用V形及八字形,如图2所示;下段柱支撑的形式一般选用单层十字交叉形、双层十字交叉形、人字形及K形,当柱距大于和等于12m,工艺上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门形、L形、、刚架形、八字形及单斜杆等,如图3所示。
在本大型不锈钢工程主厂房柱间支撑系统中,以上形式大多涉及,总的布置原则是在没有生产工艺要求,且斜杆与水平面的夹角在35o~55o的情况下,多选用十字交叉形;如遇跨度与高度相差较大时,就可选用人字形及K形或八字形;当跨度不大,柱边又必须布置设备时,可选用Y形,当跨度较大,而Y形在刚度上又无法满足要求时,就必须选用L形;刚架形下柱支撑一般仅在特殊情况下采用;当下柱较高时,还可采用多种形式的组合。十字交叉形支撑由于构造简单、传力直接、用料节省,所以使用最为普遍。
图2 上段柱支撑形式
图3 下段柱支撑形式
2.3 支撑杆件长细比的重要性
根据我国对部分城市震害调查统计表明,支撑的震害率与支撑杆件的长细比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