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 分散和润湿作用8.1 分散和絮凝作用 分散的作用钻井泥浆涂料油墨墨水消字液改正液感光材料纳米材料絮凝的作用废水、污水的处理聚丙烯酰胺共聚物阳离子絮凝剂 聚乙烯醇一、基本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 系统称为分散系统,简称分散系。 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 分散系中容纳分散相的物质称为分散介质。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分散体系的作用称为分散作用。二、分散体系的分类按分散相粒子的直径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粗分散系、胶体分散系和分子分散系。类型 粒子直径/nm主要性质实例粗分散系 500质点(粒子)不能透过滤纸,扩散慢,多相,很不稳定泥浆 牛奶胶体分散系1 ~ 500质点能透过滤纸,透不过半透膜 ,扩散慢,多相或单相,不稳定金溶胶 硅酸溶胶分子分散系 1质点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扩散快,单相,稳定蔗糖、氯化钠溶液8.1.1 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分散体系为热力学不稳定的体系。1. DLVO理论胶体粒子间存在着范德华引力;胶体粒子间存在着双电层静电排斥作用。胶体的稳定性取决于质点间相互吸引力与静电斥力的相对大小。加入电解质絮凝聚沉VR:排斥势能VT:总势能VA:吸引势能图8.1 质点间相互作用能曲线(1)在质点间的距离处于很小和很大时,相互作用能VT以吸引能为主,体系易形成聚沉体或者絮凝体;(2)当质点间的距离处于中等程度时,相互作用以排斥能为主,质点处于稳定状态,不易形成聚集体。(3)在质点相互作用能VT-H的曲线上存在第一和第二极小能量值。相互作用能达到第一个或第二个极小能量值时,便产生聚沉或者絮凝沉淀。2. 高聚物对胶体的稳定(1) 吸附的高聚物对胶体的稳定——空间稳定作用① 体积限制效应理论(a) 体积限制效应(压缩而不穿透)图8.4 空间稳定示意图熵稳定理论:由于熵排斥作用,使质点稳定。② 混合效应理论 (b)混合效应(穿透而不压缩)图8.4 空间稳定示意图渗透压斥力理论:混合自由能排斥效应。分散稳定,或者絮凝。(2) 自由的聚合物对胶体的稳定——空位稳定理论由于胶粒对高聚物分子产生负吸附,因而在胶粒表面层出现聚合物的浓度低于内部溶液的浓度而形成一层“空缺层”。一旦两胶粒靠拢到空缺层发生重叠,也像空间稳定那样产生相互作用自由能。在低浓度的高聚物溶液中,产生负相互作用自由能,即引力位能,从而使胶体聚沉;而在高浓度的高聚物溶液中,产生正相互作用自由能,即斥力位能,从而使胶体稳定。低浓度,桥连絮凝中等浓度,空间稳定高浓度,空位稳定较高浓度,空位絮凝图8.6 空位作用示意图3. 悬浮体的稳定性① 使悬浮体粒子带有较多的电荷,形成双电层。双电层的存在使粒子间有静电排斥作用。② 在粒子表面形成具有特殊结构和特殊性质的(吸附)溶剂化层,溶剂化层的性质不同于体相介质的性质,处于粒子表面力场作用之下并受其制约,阻碍粒子聚集。K-M:大粒子与小粒子之间的总作用势能曲线③ 微小的胶体粒子对悬浮体中的大粒子有稳定作用。图8.9 小粒子对大粒子的稳定作用M-M:两小粒子之间的总作用势能曲线K-M:大粒子与小粒子之间的总作用势能曲线小粒子间的总作用势能曲线没有明显的第二极小值,具有的势垒足够大时聚集体互相排斥,从而使悬浮体有一定稳定牲。8.1.2分散作用与分散剂1.分散过程固体在液体中的分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 润湿。固体粒子或粒子团簇上附着的空气被液体介质取代;(2) 分散。使固体粒子团簇分散;(3) 阻止已分散的粒子再聚集。(1) 固体粒子的润湿润湿是固体粒子分散的最基本条件,若要把固体粒子均匀地分散在介质中,首先必须使每个固体微粒或粒子团簇能被介质充分润湿。这个过程的推动力可以用铺展系数 SL/S 表示。SL/S = γSV - γSL- γLV (8.6)SL/S 0完全润湿,θ=0(2) 粒子团簇的分散或碎裂涉及到粒子团簇内部的固-固界面分离。在固体粒子团簇中常会存在缝隙,另外粒子晶体由于应力作用也会使晶体造成微缝隙。粒子团簇的分散或碎裂就发生在这些缝隙处。可以把这些微缝隙看作毛细管,渗透现象发生在这些毛细管中,因此粒子团簇的分散与碎裂过程可作为毛细渗透来处理。Δ p = 2γLV cosθ /r ( 8.7 )1. θ 90, Δ p 0, 有利于渗透进行2. θ 90, Δ p 0, 不利于渗透进行γSV - γSL = γLV cosθ ( 8.8 )加入表面活性剂,降低γSL 和γLV使θ 90, Δ p 0加速渗透进行。(3) 防止固体微粒重新聚集由于表面活性剂降低了固-液界面的界面张力,即增加了分散体系的热稳定性;并且表面活性剂吸附在固体微粒的表面上,从而增加了防止微粒再聚集的势垒。因此,加入表面活性剂会降低粒子再聚集的倾向。 3. 分散剂分散剂:能使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省2019年对口升学网络选择和判断题.docx VIP
- 兴陇中学七年级语文期中复习《骆驼祥子》单选题.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站铸锻件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湖南选调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课件 PPT.pptx VIP
- 第4课 直面挫折 积极应对中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基础模块).pdf VIP
- 广西书院文化研讨.pdf VIP
-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一).docx VIP
- 前十题单选,后十题多选,每题5分,满分100分。.docx VIP
- 12K101-1~4 通风机安装(2012年合订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