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固体表面化学 Chemistry on Solid Surfaces Tel: 2186156 化学楼209 参考书 1. G. A. Somorjai, Introduction to Surface Chemistry and Catalysis, 1994, John Wiley Sons Inc., New York. 2. 丁莹如,秦关林,固体表面化学,1988,上海科技出版社 3. 吴清辉,表面化学与多相催化,1991,化学工业出版社 4. G. A. Somorjai, Chemistry in Two Dimensions, Surface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1. 第一章 引言 Chapter 1 Surfaces-An Introduction 第二章 固体化学基础 Chapter 2 An Introduction to Solid State Chemistry 第三章 表面结构 Chapter 3 Surface Structure 第四章 表面热力学 Chapter 4 Surface Thermodynamics 第五章 表面动态学 Chapter 5 Surface Dynamics 第六章 表面电性质 Chapter 6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Surfaces 第七章 表面化学键 Chapter 7 Chemical Bonding on Surfaces 第八章 表面催化作用 Chapter 8 Catalysis on Surfaces 内 容Contents Chapter 1 Surfaces-An Introduction 1.1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1.2 Concepts related to solid surfaces 1. Surface density 2. Dispersion 3. Thin films 4. Internal surface 5. Adsorption 1.3 Unique features of solid surfaces 1.4 Methods for surface characterizations 1.1 Historical Perspective Berzelius first used the “catalysis” in 1836 认为是一未知的力 (catalytic force) J. J. Berzelius (1779~1848) 1823年J. W. D?bereiner用Pt表面催化H2和O2的反应(较早的表面技术) Wilhelm Ostwald (1835~1932) Ostwald (1909 Nobel Prize) 比较清晰地提出催化作用的概念,并预言催化将在化学的各领域得到广泛认知,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Josiah Willard Gibbs, 1839-1903年 化学热力学和统计热力学的奠基人 Gibbs, 1877年提出适用于表面相的热力学理论 Ostwald称赞Gibbs:从内容到形式,他赋予物理化学整整一百年 康乃狄格(Connecticut)科学院院报: 《论非均相物质之平衡》 (323页) Irving Langmuir, 1881-1957 Nobel Prize (1932) 它的主要贡献是:(1)发明了充惰性气体的灯泡,延长了灯泡寿命;(2)发明了人工降雨;(3)提出了单分子层吸附理论,设计出研究表面张力的“表面天平”;(4)首创了表面化学和等离子体物理学等新学科;(5)发明了高真空计和水银扩散泵等。 电镜下观测到的半导体硅表面的硅原子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07 Prof. Dr. Gerhard Ertl Dept. of Physical Chemistry, Fritz-Haber-Institut der Max-Planck-Gesellschaft, Berlin b.1936? “The father of modern surface chemistry” Prof. Gabor A. Somorjai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for his studies of chemical processes on solid surfaces Ertl has developed a general methodology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