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自考大学语文重点复习资料04729.pdfVIP

2020自考大学语文重点复习资料04729.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考大学语文总复习资料 【知识点 1】《寡人之于国也》 ☆☆☆☆☆ P31 第一章散文 1.作家:孟轲孟子,战国时人,继孔子后儒家主要代表。①主张仁政。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②其散文善用 “欲 擒故纵”的论辩方法。《孟子》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和他的学生万章等共同编著的。本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2.主旨:文章具体阐述了孟子的王道理想和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体现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一定程度上揭示战国时代社会不平和阶级 对立。文章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 (本文的线索)的问题展开论述。①民不加多的疑问;②民不加多的原因;③使民加多的初 步措施、根本措施和应持的正确态度;中心论点:阐述以发为本的王道理想; 3.本文说理具有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先用“五十步笑百步”的例子,先批评梁惠王治国方法不当,是“抑”;然后提出实行王道的 具体措施,是“扬”;先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再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这就是先抑后扬;在 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 程序。这就是循循善诱的体现; 4.孟子善用比喻、排比。排比:①“不违农时--可胜用也。”(举例归纳法)②“五亩之宅--无饥矣。”许多排比句的运用,大大增加了文 章的雄辩气势;比喻:①“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②用拿刀杀人,却说“非我也, 兵也”做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都收到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生动面深刻的效果; 5.本文主要采用演绎法。孟子认为实行王道的基本标准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是大前提;而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不能 “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是小前提;于是孟子就得出结论,认为梁惠王并没有真正实行王道。 6.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社会现实。这里主要运用了 对比法和类比法。为使“民加多”,孟子认为“王”应持的正确态度是:王无罪岁。 7.王道政治内容 :①反对霸道,推行仁政,反对战争,发展生产;②使人民养生丧死无遗憾,再施以礼义道德教育。王道措施: ①“养生丧 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王道之始”的标志)②根本“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申之以孝悌之义”。文中的“王道”包含了 孟子以民为本,施仁政的治国思想。 8.词语解释:弃甲曳兵而走(曳兵而走:拖着武器逃跑;走:跑,这里指逃跑);王无罪岁(罪岁:归罪于年成不好);直不百步耳,是亦 走也(直:仅,只);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不王者:不能称王的人王:称王天下,指以仁政来统治天下);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 约束,制止)。 【知识点 2】《秋水》 ☆☆☆☆☆ P35 《秋水》属《庄子》中的“外篇” 1.作家:庄周庄子,战国时人,老子后道家代表,与老子并称“老庄”;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文章想象丰富,善用寓言。 《庄 子》共 33 篇。中心论点: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分论点:人的认识总是要受到时间、空间、后天教育限制的观点; 2.主旨: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简单地说,就是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 有限。庄子认为孔子的学问“少”,伯夷的道义“轻”,圣贤的学说是“自多”,就是基于这一宏观理念。这一中心旨意,即使在今天, 也还有着消解自我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积极意义。启示:不能局限于个人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3.本文善于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①在整体构思上,作者虚构了一个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通过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来展开 说理,阐明观点。②文章开头设置了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 文章主旨。③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理,而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叠出,引人联想,发人深思,从而将抽象的 道理阐发得十分鲜明透彻。援譬设喻:比喻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而抽象地哲理表达的浅显易懂; 4.本文的论证方法颇有特色,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最后把结论自然地推到读者面前,令人信服。论证方法:主要采用寓言说 量、类比论证法,同时也有归纳法,演绎法。①河水和海景的描写,河伯与海若的对话、

文档评论(0)

文章写作专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司主营文章撰写、培训教材、合同协议、发言稿、策划、汇报、各类文案。 ~ 海量资深编辑老师无缝对接,一对一服务。 ~ 保原创!可加急!免费改!

认证主体张家港市尚博锐艺术培训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20582302062995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