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四章.pptx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组织目标的实现最终取决于组织成员的个人努力,如何调动个体的积极性是组织管理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激励理论的核心。 为此,必须研究人的行为动机,探寻个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由于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需要成为人们行为的出发点。第一节 早期的激励理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 二、X理论和Y理论 三、激励——保健理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 最著名的激励理论当数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他假设每个人内部都存在着以下5种需要层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会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 当任何一种需要基本上得到满足后,下一个需要就成为主导需要。个体顺着需要层次的阶梯前进。 马斯洛把5种需要分为高层次的和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较低层次的需要(lower-order needs);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要(higher-order needs)。区分这两个层次需要的前提是:较高层次的需要从内部使人得到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从外部使人得到满足(例如,通过报酬、工会合同、任职期得到满足)。 二、X理论和Y理论 道格拉斯·麦格里格(Douglas McGregor)提出两种完全不同的人性假设:一种基本上是消极的,称为X理论(theory X);另一种基本上是积极的,称为Y理论(theory Y)。通过观察管理者对待员工的方式,麦格里格得出结论:一个管理者关于人性的观点是建立在一组特定的假设这上的,他倾向于根据这些假设塑造自己对待下级的行为。 根据X理论,管理者持有以下种假设: 1.员工天生讨厌工作,尽可能地逃避工作;2.由于员工讨厌工作,必须对其工作进行强制、控制或惩罚,迫使他们实现目标;3.员工逃避责任,并且尽可能地寻求正式的指导;4.大多数员工认为安全感在工作相关因素中最为重要,并且没有什么进取心。 与这些关于人性的消极假设相反,麦格里格还提出了4个积极假设,他称之为Y理论: 1.员工会把工作看成与休息或游戏一样自然的事情;2.如果员工对工作作出承诺,他能自我引导和自我控制;3.普通人能学会接受甚至寻求责任;4.人们普通具有创造性决策能力,而不只是管理层次的核心人物具有这种能力。 三、激励——保健理论 (一)四种状态和两种因素 激励——保健理论(motivation-hygiene)由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Frederick Herzherg)提出。 他本着这样的信念:个人与工作的关系是一种基本关系,他对工作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其成败。 赫兹伯格调查了这样一个问题:人们想从工作中得到什么? 他让人们详细描述他们感到工作异常好和异常坏时的情形。这些回答被制成表并加以分类。 他提出了表示满意程度的四种状态,认为满意的对立面应当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不满意。 使职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往往是由外界环境引起的,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常是由工作本身产生的。发现造成职工非常不满意的原因有:保健因素;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原因有:激励因素。 (二)双因素理论对我们的启发 1.双因素理论的局限第一,赫兹伯格调查取样的数量和对象缺乏代表性。第二,赫兹伯格在调查时,问卷的方法和题目有缺陷。第三,赫兹伯格认为,满意和生产率的提高有必然的联系,而实际上满意并不等于劳动产生率的提高,这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第四,赫兹伯格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截然分开是不妥的。 2.双因素理论的贡献 第一,他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采取了某项激励的措施后并不一定就带来满意,更不等于劳动产生率就能提高。第二,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会导致不满,但是即使获得满足,它的作用往往是很有限的,不能持久。第三,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工作的安排,量才录用,各得其所,注意对人进行精神鼓励,对工作中的成绩给予表扬和认可,注意给人以成才、发展、晋升的机会。用这些因素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起更大的激励作用并维持更长的时间。 3.对双因素理论的借鉴 第一,我们在实施激励时,应注意区别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前者的满足可以消除不满,后者的满足可以产生满意。第二,双因素理论诞生在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的美国。在当前,中国的温饱总是尚未完全解决。因此,工资和奖金并不仅仅是保健因素,如果运用恰当,也表现出显著的激励作用。关键在于工资和奖金的发放办法。第三,应注意激励深度问题。第四,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内在激励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第二节 当代激励理论 一、“ERG”理论 二、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 三、佛隆的期望理论 四、公平理论 五、强化理论 六、当代激

文档评论(0)

职教魏老师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