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二单元《8.杜牧诗三首》 课件(26张).pptVIP

【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二单元《8.杜牧诗三首》 课件(26张).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B、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C、诗人写作的目的? D、?写作技巧? 艺术魅力在于:表达含蓄、精深。诗人没有明确说出玄宗的荒淫好色,杨贵妃的恃宠而娇,而形象地用“一骑红尘”和“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就收到比直抒己见更强烈的艺术效果。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七绝《赤壁》是杜牧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时(842—844)所作的咏史抒情之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孙权与刘备联军曾在赤壁击败曹操的军队,奠定了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黄州城外也有叫赤壁(又名赤鼻矶)的地方,和真正古战场赤壁相距不算太远。 杜牧才气纵横,抱负远大,但生活在盛世不再、大厦将倾的时代;虽满怀抑郁怀旧情绪,但生性豪俊,因此他的诗歌并没有走向消沉凄恻,不管是感慨时事,抒发襟怀,还是咏史怀古,写景题咏酬赠,大都溢露出豪宕俊爽的意气和悠远飘逸的情韵。尤其是论史绝句,议论警拔,别具一格。 乌江亭,史称项亭,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东南的凤凰山上。和县一带杜牧多次经过.楚汉相争时,项羽败退乌江边时,乌江亭长泊舟于江岸,对项羽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笑道:“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遂自刎而死。后人在其地建有项羽衣冠亭,并塑像纪念。唐书法家李阳冰在亭上题有“西楚霸王灵祠”。 * 诗三首 咏史讽时读杜牧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牧的生平、诗作及创作风格 2、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鉴赏技巧; 3、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点:对怀古诗的鉴赏及研究 我们学过哪些咏史诗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感慨壮志难酬——用周瑜来对比(苏轼)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壮心不已,收复中原的爱国情怀——用典故,以廉颇自比(辛弃疾) 《石头城》 ———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比喻、讽喻现实(刘禹锡) 《赤壁怀古》 ———诗人借遗物而感兴,引起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议论 (杜牧) 杜牧,字牧之(803年-852年)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书法家。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善属文,工诗,是唐代著名诗人,人号“小杜”,以别于杜甫。又和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咏史诗鉴赏步骤 ①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②诗人的观点是什么?从哪些诗句表现出来? ③诗人写作的目的? 述己志——知人;忧天下——明世 ④用了什么写作技巧或者表达方式? 1、WHAT(写了什么) 2、 WHY(为什么这样写)3、 HOW(什么方法)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思考1:这首诗吟咏了哪段历史?你从诗歌哪些地方知道的? ①项羽自刎于乌江。 ②从题目、江东子弟得知 思考2:对项羽的选择,作者的态度是什么?你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的? 杜牧认为这样做不是英雄所为。“包羞忍耻是男儿” 因为只有能“包羞忍耻”以图东山再起才是英雄所为。可惜的是项羽一直到死也不知总结教训,只是归于“时不利”,确实有愧于其“英雄”之名。 思考3:表达作者议论的诗句是哪两句?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思考4:诗人写这一历史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批判、惋惜 惺惺相惜 说明了“败不馁”的道理 借古抒怀。 拓展阅读:对比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 题乌江亭 (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肯:怎肯)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思考:杜牧、王安石和李清照的观点各是什么? 杜牧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 王安石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 李清照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 观点—— 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恋慕如斯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6120125000023
认证主体深圳市龙华区玄龙信息网络服务中心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40300MA5GUQET1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