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别康桥》同步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承者未有能望其项背的。
B.说来很惭愧,我对国际问题一窍不通,写起国际问题文章来,只是信手拈来,哪里有什么真才实学?
C.他完全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漫步于康桥,举步维艰。
D.夕阳下流淌的康河,波光潋滟,栩栩如生,河畔的金柳姿态婀娜如妩媚的新娘,动人心弦。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能力。
A.望其项背:意思是指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符合语境。
B.信手拈来:指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词汇和选用材料,此处是说自己对国际问题一窍不通,写起国际问题文章来胡乱写。应用“信笔涂鸦”。
C.举步维艰:形容行动困难或生活艰难。此句是说他喜欢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离开前夕在康桥漫步,舍不得离开。改成语与语境不符。
D.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用错对象,句子说的是康河。使用错误。
故选A。
2.下列横线上依次所填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再别康桥》共有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句,__________,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__________,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清潭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__________,给人以立体感。
①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
②人们视觉上便有了美的享受
③康河里倒映的是河畔的金柳
④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
⑤把每一幅画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⑥使每一幅画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解答本题要注意上下句的衔接与呼应,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和体会,将各个选项的顺序带入具体的文字中进行品读和感悟。从句意和衔接来看,根据话题统一的原则,可以判断①比②与上句衔接密切,①在第1空;根据下句的表述形式,第2空应该突出“倒影”,故选④;第3空强调动作的效果,与下句“给人以立体感”衔接密切的句子应该选择⑥。
故选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3.下列对《再别康桥》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全诗四行一节,诗行两两排列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整齐排列,每节押一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感。
B.第二节,写出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的眷恋和感伤。
C.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表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托出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D.诗的第三节写康河中的水草可爱的情态,而“甘心”二字又写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恋情;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
B.“浸透诗人无限的眷恋和感伤”赏析错误,应该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故选B。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他眼里有你
徐志摩
我攀登了万仞的高冈,
荆棘扎烂了我的衣裳,
我向飘渺的云天外望——
上帝,我望不见你!
我向坚厚的地壳里掏,
捣毁了蛇龙们的老巢,
在无底的深潭里我叫——
上帝,我听不到你!
我在道旁见一个小孩:
活泼,秀丽,褴楼的衣衫;
他叫声妈,眼里亮着爱——
上帝,他眼里有你!
十一月二日星家坡
4.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的前两节表现了“我”上山入地“望不见”“上帝”、“听不见”“上帝”的迷惘与无奈。
B.本诗第二节前三句中的“掏”“捣毁”“叫”等词语的运用,生动地表现了“我”内心的极度压抑与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1 《氓》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2 《孔雀东南飞并序》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3.1 《蜀道难》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3.2 《蜀相》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4.1 《望海潮》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4.2 《扬州慢》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5.1 《阿Q正传(节选)》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5.2 《边城(节选)》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6.1 《大堰河--我的保姆》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7.2 《秦腔》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8 《茶馆(节选)》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9.1 《陈情表》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9.2 《项脊轩志》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0.1 《兰亭集序》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1.1 《种树郭橐驼传》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1.2 《石钟山记》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3.1 《自然选择的证明》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3.2 《宇宙的边疆》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4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