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循环燃烧系统.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物料循环燃烧系统;2;循环流化床锅炉本体结构(三维动画);4; 循环流化床锅炉与常规锅炉相比,在锅的部分基本上没有太大差别。如汽包、下降管、水冷壁、过热器以及空气预热器等,虽然在布置位置、局部结构有些差异,但其原理和作用是完全相同的。 带有惯性分离器分离物料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与“П”型布置的煤粉炉在结构上大致相同,见图4-1所示。因此本章仅就循环流化床锅炉与常见锅炉设备结构不同之处作一介绍,重点介绍“炉”的部分, ;6;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设备主要由燃烧室、点火装置、一次风室、布风板和风帽、给煤机等组成。 燃烧室、分离器及回料装置称为流化床锅炉的三大核心部件,构成了流化床锅炉的颗粒循环回路。是流化床特有的系统。 目的 掌握炉膛、布风装置、点火装置的结构与原理 重点 布风板、风帽、点火装置的结构和原理;第一节 炉膛及布风装置; 一、燃烧室 目前燃烧室的结构主要有如下几种: (1)圆型炉膛; (2)方型炉膛,分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 3)下圆上方型炉膛。 立式方型燃烧室是最常见的炉膛结构,其横截面形状通常为矩形,这种布的特点在于可以方便地在炉膛中布置水冷壁受热面.另外制造工艺简单,在大型锅炉中普遍采用。 ; 图5-2是锅炉整体布置俯视图 炉宽度:指锅炉左右方向的尺寸 炉深度:指锅炉前后方向的尺寸 1.燃烧室横截面形状 燃烧室横截面呈长方形,宽度与深度比约为2, 一般在1.7—2.2范围内。 优点: (1)利于给煤和石灰石的均匀扩散 (2)易于保证二次风的穿透 (3)增大水冷壁受热面的布置面积; 锅炉大型化后炉膛的变化 ; 当机组达到300—600MW时,为解决二次风的穿透和保证分离器效率的问题,炉膛采用裤衩结构,分离器布置在炉膛两侧,同时炉膛宽度与深度之比可进一步减小。 2.燃烧室高度 锅炉容量越大,需要布置的水冷壁受热面及尾部受热面越多,所以炉膛也就越高。 表5-1所示为布风板至炉顶全高度的推荐值; 3.燃烧室锥段—图5-4 大多数炉膛采用不等截面形式 优点:(1)利于在低负荷运行时 保证密相区良好流化 (2)???于密相区表面增大扬析 量,从而提高炉膛传热量 (3)与等截面炉膛相比,降低 了上部截面烟速,增大了物料 在炉内的停留时间。 (4)上部烟速降低,可减小垂 直受热面的磨损 (5) 等风速设计上下温差较小 对难燃的煤种,适当增加锥段高 度和减小布风板面积的比例 ; 4.炉膛开口 流化床锅炉炉膛运行时呈正压状态,故对密封要求严,防止物料和烟气外冒。因此,炉膛上开口应尽可能少,且运行时要求各门孔关闭严密。 炉膛有给煤口、回料口、排渣口、二次风口、炉膛烟气出口等十几到几十个。 5.燃烧室密相区防磨 为减轻水冷壁受热面的磨损和腐蚀,在炉膛下部密相区水冷壁内侧衬有耐磨耐火材料,厚小于50mm,在4—8m范围内。见图5--5 ;图4-2; 6.燃烧室稀相区防磨 a.锥段交界面 b.炉膛出口区域 C.炉膛开孔区域:主要为屏式受热面的穿墙防磨。 见图5-6和图5-7 7.大型锅炉的炉膛 随锅炉容量的增大,为了获得良好的流化状态和增加蒸发受热面的布置,出现了多种炉膛结构,如图5-8 ;17; 1.图5-8(a)采用共同尾部烟道的多个炉膛结构‘ 2.图5-8(b)和图5-9 采用裤衩褪设计的炉膛 在炉膛布置翼墙或在固体循环回路中布置一个换热床,除了布置过、再热器外,还布置一部分蒸发受热面 3.图5-8(c)单一炉膛内采用带有开孔的双面曝光水冷壁 随锅炉容量增加,气固分离器的数量也增加了图5-10;19; 二、布风装置 ; 风室 形状 等压风室、带均流板风室 水冷风室、非水冷风室 ;22; (1)布风装置形式及结构 ;24;(2)布风装置工作过程;(3)对布风装置的要求;HG水冷布风板;防止漏床料;(一)风帽;风帽型式; (1)小孔径风帽; ; 圆顶风帽:阻力大,但气流的分布均匀性较好。连续运行时间较长后,一些大块杂物容易卡在帽沿底下,不易清除,冷渣也不易排掉,积累到一定程度,风帽小孔将被堵塞,导致阻力增加,进风量减少,甚至引起灭火,需要停炉清理。 柱形风帽:阻力较小,制造容易,但气流分配性能略差。每种形式又分为平孔和斜孔出风两种方式。斜孔对于根部床料的流化优于于平孔。小孔径风帽一般流速较高,对于流化床料有利,但阻力较大。; 风帽小孔采用四周侧向开孔,每个风帽开孔6~12个。可以一排或双排均匀布置,小孔直径一般采用4~6mm,小孔中心线成水平,也可向下倾斜15°,以利于风帽间粗颗粒的扰动 从风帽小孔喷出

文档评论(0)

wefe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