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下的后勤管理.doc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供应链下的后勤管理(精) 供应链下的后勤管理(精) PAGE / NUMPAGES 供应链下的后勤管理(精) 目 录 . 1 1 1 .. 1 1 2 .. 3 1 3 .. 5 . 8 2 1 .. 8 2 2 . 10 14 3 1 . 14 3 2 . 15 . 21 4 1 . 21 4 2 . 22 4 3 . 23 32 5 1 . 32 5 2 . 33 5 3 . 37 5 4 - 46 5 5 . 52 . 60 6 1 . 60 6 2 . 61 6 3 . 66 ... 72 ... 73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供应链下后勤管理系统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市场竞争的新特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国界化企业经营的趋势愈来愈 明显,市场竞争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和一体化并有了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产品寿命周期缩短,产品品种增多,产品质量、交货期要求更加严格,用户对产品 和服务的期望值提高等。 如何在新的竞争形势下适应市场的新特点, 合理有效的组织物流、信息流,有条不紊地进行生产,是当前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为后勤管理系统提供了便利条件: Internet/Intranet 网络使跨企业的无缝合作成为现实;电子数据交换( EDI)、电子商务( EC)使定单的传递安全、快捷、方便;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和多媒体技术改善了企业内部的合作,缩短了提前期;物料需求计划( MRPII)和 需方 供方 Internet 供方 IP 主页 需方 IP 主页 详细产品信息 详细产品信息 数据库 数据库 图 1-1 Internet/Intranet 下信息供需实现方式 准时制( JIT )可以准确反映物料需求的数量、品种、时间;条形码识别技术可以提高库存管理效率,实现物资管理的标准化。 三、库存严重积压,资金周转不畅的现状 经过近几年经济高速发展的积累,商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转变, 由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在此期间, 受国际经济环境 (世界性产品积压造成我 国出口受阻、进口增加,亚洲金融危机) 以及企业自身素质 (人员知识结构低下, 市场意识不强,缺乏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和供销管理水平(信息闭塞, 企业与供应商合作不密切等)的影响, 造成了产品的大量积压, 具体统计数据见 表 1-1: 表 1-1 我国工业企业 1991 年至 1996 年产值、库存表 单位:亿元 年 份 工业总产值 产品销售收入 库 存 库存占工业总产值 的百分比 (%) 1991 年 28248.01 25187.15 3060.86 10.81 1992 年 37065.71 32681.34 4384.37 11.83 1993 年 52691.99 44767.09 7924.90 15.04 1994 年 76909.46 51313.00 25596.46 33.28 1995 年 91893.80 52936.21 38957.59 42.39 1996 年 99595.00 57969.98 41625.02 41.79 50000 41625.02 38957.59 40000 1991 1992 25596.46 30000 1993 20000 1994 10000 7924.9 1995 3060.86 4384.37 1996 0 图 1-2 1991-1996 年库存状况对比图 由上图表可以看出, 我国库存商品的积压越来越严重。一般来说,若经销商的库存增加, 他们就会减少对生产商的订货量, 这种订货量的减少或生产商库存过高势必会导致生产量的削减, 从而对原材料供应商产生影响, 最终引发企业裁减员工、下岗、停工停产等恶性后果。由此带来的消费者购买力的下降和对市场的缺乏信心会引起库存的进一步积压, 形成一系列连锁反应。 先进的后勤管理系统对企业减少库存积压,合理组织安排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四、企业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 1999 年,中美、中欧相继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达成协议,为中国正式加入 WTO 迈出了关键一步。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要求企业采取全球化策略,开展跨国经营。像荷兰飞利浦( Phillip )本国外销售额所占比例为 94%,本国外资产所占比例为 85%;而美国 IBM 分别为 59%,55%。另外,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范围的经济结构调整、 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学的后勤管理系统对提高系统柔性、 适应内外环境新的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供应链管理方式的内在要求 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 SCM)是

文档评论(0)

156****90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