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全新、实用,包括群文阅读和练习)-高一语文必修上.docx

《赤壁赋》(全新、实用,包括群文阅读和练习)-高一语文必修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六课之1 赤壁赋 写在前面:作者开篇极尽描绘赤壁泛舟、“清风徐来”,明月朗照,凌波茫然,冯虚御风,飘飘如仙,一无所求而尽情享受美景的快乐,追求灵魂的放飞,精神的自由。然而,乐极生悲,快乐中难免泛起“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悲凉,难免想到“横槊赋诗”的“一世之雄”与微渺如“吾与子”的无可奈何,有所求而终究“无”,乃至于落入“求不得”之苦。作者最后以昂扬的笔调、超然物外的心境,告诉“客人”,也是用于自勉:“无须求”。“无须求”却尽有“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作者从“无所求”开始,借客人之口,以“求不得”而展开,最后以“无须求”将文章推向高潮。结尾则“喜而笑”“洗盏更酌”放浪形骸,“相与枕藉”一觉天光,“东方之既白”,给读者留下许多遐想而却又戛然而止,留无穷之韵味。 (一)练基础 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知不可乎骤得 D.相与枕藉乎舟中 解析 “冯”同“凭”。 答案 B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凌万顷之茫然 B.望美人兮天一方 C.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D.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解析 A项,古义为“旷远的样子”;B项,古义指“所思慕的人”;D项,古义指“白茫茫的水汽”。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eq \b\lc\{(\a\vs4\al\co1(我歌月徘徊,倚歌而和之)) B.eq \b\lc\{(\a\vs4\al\co1(吾尝跂而望矣,七月既望)) C.eq \b\lc\{(\a\vs4\al\co1(日初出大如车盖,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D.eq \b\lc\{(\a\vs4\al\co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举酒属客)) 解析 C项,均为好像;A项,分别为唱歌/歌曲的韵律;B项,分别为往远处看/农历每月十五;D项,分别为类、辈/劝请。 答案 C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 ③水为之,而寒于水 ④劳力者制于人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解析 ①④介词,表被动;②介词,在;③介词,比。 答案 C 5.下列句子中,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B.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D.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解析 A项,名词作状语;其余三项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 答案 A 6.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而今安在哉? B.何为其然也? C.何陋之有?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解析 D项,属于被动句;其他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 答案 D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生活用品以及床上用品都应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B.印尼警察部门19日说,警方截获20多具珍稀动物的尸体,包括苏门答腊虎。苏门答腊虎全球现存不足400多只,这一濒危物种正面临人类诱捕和偷猎等威胁。 C.“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D.宋代以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赤壁赋》等作品,都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晰,耐人咀嚼。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生活用品以及床上用品”不合逻辑,并列短语间出现包含关系,“生活用品”包括“床上用品”,可改为“包括床上用品在内的生活用品”或者直接删掉“床上用品”。B.“不足400多只”不合逻辑,“不足”和“多”表意上出现矛盾,删掉一个。D.“因而”不合逻辑,前后分句没有因果关系,删掉“因而”。故选C。 8.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 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 (2)他是个很活泼的小家伙,却不知怎的忽然沉默起来,一双眼睛又慢慢地从自己那向上卷曲的长睫毛下 着我。 (3)时光于是悄悄地过去, 是在这小城里,世人最不注意的角落里,它也不曾停留,也不会停留。 (4)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把赤壁深秋的景物描写得 。 A.一概 注视 哪怕 惟妙惟肖 B.一概 打量 即使 栩栩如生 C.一律 打量 即使 惟妙惟肖 D.一律 注视 哪怕 栩栩如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1)“一

文档评论(0)

zhangtb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