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人格的养成及其培养》PPT课件.pptx

《儿童心理学,人格的养成及其培养》PPT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汇报人:当图网 时间:xx年x月x日点击这里输入您的文本文字,更改文字颜色或者大小。03.我的生命线02.主讲大纲04.何为人格01.认识儿童认识儿童点击这里输入您的文本文字,更改文字颜色或者大小。困扰教师、家长的问题教育能够完全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吗?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容易把握?为什么同一个家庭的孩子,却会发展出不同的个性,教育出完全不同的结果?为什么同样的一个学校和班级的学生,有的能够健康成长,有的却出现很多成长问题?为什么有的家长和老师不辞辛苦,却得不到预期的结果,而有些对孩子不太经意的家庭中,孩子的成长有时却比较顺利?学校教育该如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全和人格的发展?认识儿童教育近乎农业生产,绝非工业生产。种下去的种子是有生命的,它们得自己长,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它们适当的条件,帮助它们好好成长,以期获得好的收成。主讲大纲点击这里输入您的文本文字,更改文字颜色或者大小。本讲大纲学校教育与儿童人格养成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教师与儿童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一、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如果你是一个自主的人,你的行为无须受到别人是否支持和赞同的影响,同时也能觉察到别人的需求;你能有效地满足自己的日常需要,会在需要时寻求他人的帮助,也会给别人提供支持;你能独自行走也愿意与他人同行,那么就是一个人格相对健全的人。原生家庭、童年经历、个人选择(一)人格发展阶段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无意识、早期童年经历,出生后最初6年的生活经验。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自我、社会和文化因素、平衡。人生每个阶段都有需要被解决的危机,危机可以成为生活中的转折点。从婴儿期到青少年各阶段心理发展特征和问题阶段心理发展特征潜在的问题婴儿期(0-2岁)主要冲突:信任和不信任需要被爱和照顾,形成对外界的安全感。对外界的不信任、不敢与人沟通、孤立、对人的接触感到恐惧。儿童早期(2-6岁)主要冲突:主动性与羞愧感主要发展自主性。这个阶段以玩为主,渴望角色参与,发展主动能力。可能出现负面情绪:逆反、生气、毁坏。父母过于严厉的教育方法会给儿童带来强烈抵触、悔恨和自责的倾向。从婴儿期到青少年各阶段心理发展特征和问题阶段心理发展特征潜在的问题儿童中期(6-12岁)主要冲突:勤奋与自卑这个阶段开始学习阅读、写字和算术。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否则容易丧失信心。可能引发负面的自我认知、感到自卑、过度依赖、害怕挑战。青少年期(13-20岁)主要冲突:自我认同与角色混乱这是形成自我认同的关键时期。开始表达自己的见解,发展其独立意识;坚持自己的意见,适应身体及外形的变化;同伴关系进一步发展。同一性危机。容易迷失自己,失去目标感,受同伴影响而做出一些危险行为。我的生命线点击这里输入您的文本文字,更改文字颜色或者大小。0我的生命线生活满意度100%年龄 ( )岁婴儿期(0~2岁)发展重点:信任感、安全感依恋理论:安全型,焦虑—回避型, 焦虑—矛盾型人格影响:儿童会将早期的依恋经历内化,成为 未来和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可能带来的问题:情感疏离、孤独感、喜怒无常、人际关系的问题。案例:戴伟的故事、艾丽的故事案例:戴维的故事我很早就懂得凡事得依靠自己,因为你不能相信别人。我是被酗酒的父母养大的,他们好像一点感情也没有,对我没有,他们彼此之间也没有。我爸爸工作很晚才回家,因此我大部分时间和妈妈在一起,她常常从中午就开始喝酒。很多时候我被一个人丢在街上玩,有时候她醉的一塌糊涂,甚至忘记带我回家。刚开始,我很害怕,后来就习惯了,并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我就是这样带着伤痕经历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所以后来我总是拒人于千里之外,也不能与人保持长久的关系。一旦交往的女朋友开始亲近我,我立马和她分手,我想在她们抛弃我之前先离开她们,这样就能显示自己占了上风。幼年情感缺失,降低个人自爱程度 ,难以形成长久的人际关系案例:艾丽的故事我刚20岁时,特别想找到我的亲生母亲。但我周边的人都反对我,因为他们很自然地以为我竭力想找自己的生母是因为我和养父母在一起不开心。这种说法实在很荒谬!我爱我的养父母,绝对不会做伤害他们的事。可是尽管他们尽了最大努力来照顾和培养我,我始终觉得生活中缺了点什么——我觉得自己像是一个没有开头的故事。我与这种缺失感斗争了很多年,由于我没有那种强烈的自我身份认同感,我变得非常自卑,觉得自己不配获得爱。我成了一个特别敏感和内向的人。周围的人常对我说,“你的养父母收养了你,你是多么幸运啊!”这话没错,可是我的生母决定放弃我也事实。经过认真思考之后,我决定去找我的生母。对所有被收养的孩子来讲,这或许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因为你很可能再一次被抛弃,可我还是决定这么做。无论结果如何,我需要知道自己的故事是怎样开始的。自我觉察与分享(方树人测验)我对别人有多信任?对自己呢?我愿意将自己的生活向一些人敞开吗?我能大体上接纳

文档评论(0)

tiantian1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读书笔记、PPT模板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