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面瘫中医护理常规.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面瘫(面神经麻痹)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是一种突发性的,以颜面部表情肌肉群运动障碍为主要特点,为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四周神经面瘫;辨证分型1 、风寒袭表型:多有面部受凉因素,如迎风睡眠,电风扇对着一侧面部吹风过久等;一般无外感表证,舌淡,苔薄白,脉浮紧;2 、风痰阻络型:一般为肥胖患者,饮酒或食肥厚后汗出受风,舌3 脾虚湿阻型:伴患侧或舌前麻木作体胖大,苔白,脉浮滑;胀,平素头身困重,胸闷脘痞,舌体胖大,苔白腻,脉弦滑;临证施护 面瘫(面神经麻痹) 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是一种突发性的,以颜面部表情肌 肉群运动障碍为主要特点,为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四周神经 面瘫; 辨证分型 1 、风寒袭表型:多有面部受凉因素,如迎风睡眠,电风扇对着一 侧面部吹风过久等;一般无外感表证,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 、风痰阻络型:一般为肥胖患者,饮酒或食肥厚后汗出受风,舌 3 脾虚湿阻型:伴患侧或舌前麻木作 体胖大,苔白,脉浮滑; 胀,平素头身困重,胸闷脘痞,舌体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临证施护 1 、 眼干涩、流泪:削减用眼,外出时戴墨镜爱护,同时滴一些 有润滑、消炎、养分作用的眼药水,睡觉时可戴眼罩或盖纱块保 护; 2 、 1/2 面部麻木:热敷祛风:以生姜末局部敷于面瘫侧,每日 每日 2 — 3 次,并于早晚自行按摩患侧, 小时;温湿毛巾热敷面部, 按摩时力度要相宜、部位精确;只要患侧面肌能运动就可自行对 2 个八拍 镜子做皱额、闭眼、吹口哨、示齿等动作,每个动作做 或 4 个八拍, 每天 2 — 3 次,对于防止麻痹肌肉的萎缩及促进康复 是特别重要的;面瘫患者应留意不能用冷水洗脸,防止直接吹风, 留意天气变化,准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3 、疼痛:微波治疗、闪罐、打刺放血、艾灸,热敷、中药熏蒸、 中药涂擦; 4 、口腔食物残渣滞留:饭后要养成漱口的习惯,赐予消炎漱口液漱口;给以易于咀嚼的食物;中医特色护理1 、针刺的护理急性期针刺以少、轻、浅、泻为特点,刺激量小,不宜使用电针,能使面部神经兴奋,进而促进血液循环,促进面神经水肿消退和炎症的吸取;中后期针刺以深刺为主,刺激量大;2 、艾灸的护理艾灸用于中后期的治疗,是治疗四周性面瘫常用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成效明显,简便易行,经济有用的优点; 4 、口腔食物残渣滞留 : 饭后要养成漱口的习惯, 赐予消炎漱口 液 漱口;给以易于咀嚼的食物; 中医特色护理 1 、针刺的护理 急性期针刺以少、轻、浅、泻为特点,刺激量 小,不宜使用电针,能使面部神经兴奋,进而促进血液循环,促 进 面神经水肿消退和炎症的吸取;中后期针刺以深刺为主,刺激 量大; 2 、艾灸的护理 艾灸用于中后期的治疗, 是治疗四周性面瘫常 用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成效明显,简便易行,经济有用的优点; 对病人施灸时要留意:①用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留意思 想集中,不能分散精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②体位应 舒服、自然,穴位要精确,一般取患侧脸部的攒竹、丝竹空、阳 白、四白、地仓、颊车、迎香、听宫、印堂、人中、水沟等穴, 每个穴位灸 5 ~7min ;③施灸过程中要随时询问病人对温度的感 受,以病人感觉舒服,局部皮肤稍微红晕为度,对于皮肤感觉迟 钝者和小儿,艾条距离穴位要稍远一些,做到既不烫伤皮肤,又 30min 能收到较好的成效,施灸完毕 内,防止外出或迎风受寒而 加重病情; 3 、闪罐的护理 闪罐用于中后期治疗; 在治疗四周性面瘫的 成效明显,闪罐时应留意:①施罐前与患者沟通,如有不适或过 热准时告知;②施罐者要用心、细心;拔罐所用酒精棉球不行过 湿,防止酒精滴落烧伤患者;③把握罐口温度不宜过高;④施罐 要快、轻、准,取痛点和常用穴位,躲开瘢痕和皮肤破溃部位; 一般取患侧脸部的四白、阳白、地仓、颊车、颧廖等穴;⑤施罐过程中要随时询问病人对温度的感受,以病人感觉舒服局部皮肤30min稍微红晕,不留痧为度;施罐完毕内,防止外出或迎风受寒,留意保暖;4 、皮针的护理皮针宜用于中后期的治疗;每日或隔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皮针操作的护理要点:①打刺部位取痛点和常用穴位,躲开瘢痕和皮肤破溃处,严格皮肤消毒;打刺穴位:阳白、太阳、四白,地仓,颊车、合谷等穴;②打刺力度匀称;③打刺 一般取患侧脸部的四白、阳白、地仓、颊车、颧廖等穴;⑤施罐 过程中要随时询问病人对 温度的感受, 以病人感觉舒服局部皮肤 30min 稍微红晕,不留痧为度;施罐完毕 内,防止外出或迎风受 寒,留意保暖; 4 、皮针的护理 皮针宜用于中后期的治疗; 每日或隔日一次, 十次为一疗程;皮针操作的护理要点:①打刺部位取痛点和常用 穴位,躲开瘢痕和皮肤破溃处,严格皮肤消毒;打刺穴位:阳白、 太阳、四白,地仓,颊车、合谷等穴;②打刺力度匀称;③打刺 过程中要随时询问病人的感受

文档评论(0)

徐老师资料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杂货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