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6讲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和独尊儒术”课件.ppt

山西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6讲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和独尊儒术”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汉代太学的建立,以公元前124年汉武帝置博士弟子员为标志,从数十 人增加到汉成帝时的三千人,东汉太学生最多时达三万人。太学教育的 发展?(  ) A.宣扬了黄老“无为”学说 B.有利于儒学正统地位的巩固 C.提高了官员执政能力 D.缓和了西汉以来的阶级矛盾 B 答案????B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汉代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儒学的社会地位,其中在教育方面设置太学、教授儒家经典是一个关键性措施,这推动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和巩固,故B项正确;汉武帝时期,放弃了西汉初年以来的黄老“无为学说”,故A项错误;太学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文化素质,与提高官员执政能力无关,故C项错误;太学的设立是提高儒学地位、适应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与阶级矛盾的缓和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4.(2018河南六校联考)汉代以前,民众对人神的信仰主要是有功于民的古圣先贤,而汉代开始出现了一些有政绩的官员死后被百姓立祠祭祀的现象,如汉和帝时的王涣为民平理冤狱,死后“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成为民众新的人神信仰对象。汉代民众对人神信仰的变化? (???? ) A.反映了皇权专制下的愚民政策 B.说明民众对政府信任的增强 C.折射出民众对理想政治的渴望 D.受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D 答案????D 汉武帝后的许多官员是儒家知识分子,他们以儒家伦理为标准,执政为民,受到百姓爱戴并成为新的人神信仰对象,这体现了儒学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对民众信仰的影响,故选D项。民众对人神信仰的变化,并非政府强制,不能说是愚民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民众对政府信任增强,故B项错误;材料现象是民众对官员为政期间理想政治的肯定,故C项错误。 记识记纲要 本讲小结 背史论术语 1.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创立了儒家学派。孟子、荀子发展了儒家思想。儒家提倡“仁”“礼”“德治”“仁政”;老庄之学崇尚自然,主张“无为”;法家主张以法治国,推行严刑峻法;墨家提倡实践精神。这些学派的思想都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2.汉武帝时,董仲舒改造了传统儒学,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3.汉武帝兴办太学,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提高了儒学地位;在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史料2????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 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 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 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读史指导 (1)史料1表明孔子从“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和“怀抱经世济民的 情怀”两个角度指出“仁人君子”应具备的“理想人格”。 (2)史料2主要体现了孔子的“利民”思想、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和荀子的“君舟民水”思想,他们思想的实质是一种民本思想。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1,说明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 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 提示 品德:注重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政治 抱负: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 秩序。 (2)根据史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政治理想。 提示 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政治 理想:君主用贤人,行仁政。 史论归纳 一、儒法道的治国理念及相互关系 1.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诸子百家从治国理念、社会伦理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生态度等方 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反映了社会变革下思想解放的特点。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上,都是为求 治国平天下之道,将社会从混乱中救出,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 其差异性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在治国理念上 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等等 在社会伦理观上 孟子主张“人无有不善”,而荀子、韩非子主张“人之性恶”;道家的告子认为“性无善无不善也”,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影响人性的转变;等等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而老子和庄子则主张顺应自然;等等 在人生态度上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墨家提倡“非命”,即不从命;阴阳家主张“天命观”;等等 在社会成员关系上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尊卑有序 二、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时代性及现实价值 1.时代性 (1)儒家思想:①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的礼乐制度,其目的 是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但在奴隶制瓦解的

文档评论(0)

卡法森林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20024141000030
认证主体深圳市尹龙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ATBK8X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