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积月累:如何推断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pdfVIP

日积月累:如何推断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积月累:如何推断文言实词在 文中的含义 日积月累:如何推断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文言实词意义的准确把握, 对于文言文的阅读有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 有大量的实词意义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语言环 境去推断,推断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利用汉字形声义的联系 汉字是表意性质的文字,形声义相互间存在着较密切的联 系。在文言文中,形声字、会意字占总数的 80%左右,其义 符为我们推断提供了条件。 1. 借助字形推断释义。如“径造庐访成”,“造”的形旁为 “辶”旁,联系下文“庐”是处所, 前后推断, “制造”“成 就”等不合句意,只能是“到,去”之意。再如“刑天舞干 戚”,“戚”从字形上看,含形旁“戈”,由此推知“戚” 是一种兵器 (斧子)。又如“夜入其家, 探其箧, 不使之觉”。 其中的“箧”应当是与“筐”相关的竹器之类。 2. 借助字音推断释义。通假字是文言中的一种常见语言现 象,如果从字词的本义上翻译不通时,可以从字音上考察, 选择文意上讲得通的同音字来替代,用替代的字推断释义。 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景”用本义在此解释 不同,借助读音推断其通“影”,名词作状语,解释为“像 影子那样”。再如“昌宗从旁趣说”,这里的“趣”就是通 假字,通“促”,意为“催促”。又如“项羽大怒,伏弩射 中汉王,汉王伤匈”的“匈”,借助读音,可知它显然是 第 2 页 “胸”的假借字。 3. 借助字的本义推知它的引申义、活用义。当按本义解说不 通时,可以试着从其他方面去解释。如“今观此山,乃绝地 也”中的“绝”, 由本义可知它在此处的引申义应为“无路 可走的地方”、“死地”。又如“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 也”,其中“鄙”词义是“边邑”,但这里显然说不通,此 处“鄙”用如动词,应解释为“当作边邑”。 二、利用语法特点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 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屈原)出则接 遇宾客, 应对诸侯”中的“应”该如何解释呢?依据词的结 构,句中“应”与“对”连用,都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 “对”是“回答”之意,所以“应”可当“应答”解释。再 如“自放驴, 取樵炊爨”中的“樵”是什么意思呢?根据词 的结构分析,“樵”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上 下联系起来, 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 是名词, “樵” 应理解为“干柴”之义。又如“其罪当与童贯等”,主语为 “其罪”,“当”、“与童贯”分别作状语,“等”处于谓 语的位置,结合“当”、“与童贯”分析,“等”只能解释 为“一样、等同”。 三、利用文言句式整齐的特点 文言文有句式整齐对称的特点,讲求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等 第 3 页 修辞格。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具有意义相同、相近或相 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推断出实词的含 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字与“用”字在 对称的位置上,“以”也当“用”(被任用)讲。再如“辅 周则国必强, 辅隙则国必弱”中的“隙”当什么讲呢?句中 的“周”是“周密”,就可反推“隙”是“不周密”、“粗 疏”的意思。又如“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可矜 怜。”“贤俊”是“贤能而有才智”的意思, 那么, “顽鲁” 与“贤俊”对称,其义应解释为“愚昧而蠢笨”。 四、利用成语 成语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成语中的许多词带有古代汉 语的本义,借助熟悉成语的词义,联系上下文可以推断出实 词的含义。 如“势拔五岳掩赤城”可联系成语“出类拔萃”,想到 “拔”的“超出”意义。再如“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可联系成语“日薄西山”,想到“薄”的“接近”意义。又 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中“速”字,我们可联系 成语“不速之客”中“速”的意义, 可以推断出文言文中的 “速”为“邀请、招致”之意。 五、利用上下文的语境 词语具

文档评论(0)

195****53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