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2022届备考各地试题分类专项强化训练
语言文字运用Ⅱ最新试题对点专练10练(一)
(教师版)
今天练题不准,明天高考不稳 2022新高考新题型 专项突破对点专练
1【新高考地区2021年秋季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疫灾的发生,既受社会规律制约,__①__。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口密度不断提升,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疫灾不仅流行的频度越来越高,流行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同时,随着人类干扰自然和破坏自然程度的加深,疫病种群不断增多,疫灾的破坏性不断增强。从自然规律看,寒冷期气候变化大,疫灾发生得相对频繁;__②__,疫灾也相对稀少。同时,有的病原体具有自然疫源性,这类疫病所导致的疫灾流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如鼠疫、血吸虫病等;还有的病原体存活需要较严格的生态环境,这类疫病也有一定的地方性,如疟疾、黑热病、霍乱等。
从春秋战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2720年间,我国至少有893年为疫灾流行之年。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疫灾频度为20.99%,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疫灾高峰期;北宋以来,疫灾频度不断上升,明清疫灾频度高达78.34%,是第二个疫灾高峰期。
在中国古代,__③__,政府蠲免租税,赈济钱粮,施医给药;下罪己诏,祭祀社灵,请求上天宽宥。民间则捐钱捐粮,施医给棺;行巫道术,驱逐厉鬼;抬神巡游,求神保佑。民国时期,疫灾的应对渐渐步入科学的、制度化的轨道。但是,当时公共卫生体系毕竟处于草创阶段,社会又动荡不安,疫灾流行之时,政府和民间的应对效率,总体而言仍然非常低。
(摘编自《疫灾的历史地理学思考》)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请分别用一个并列复句来概括第一段和第三段的主要意思。
【参考答案】
21.(示例)①也受自然规律的制约 ②温暖期气候较稳定 ③每当疫灾发生时【解析】第一段中,第一句话是主旨句。根据关联词语的提示,与“既受……制约”结构上相照应,第一空的形式应该是“又受……制约”,根据下文“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从自然规律看”两处确定要补写的关键词为“自然规律”。第二空前面是分号,前后两句语意形成对比,应该填写与“寒冷期气候变化大”相反的情况;第三段“疫灾”一词反复出现,为关键词,按照逻辑关系,应该是“在中国古代,什么情况下政府会怎样做”,据此推断应该与“疫灾发生”有关。
22.(示例)第一段:疫灾的发生,既受社会规律制约,也受自然规律的制约。第三段:疫灾的应对,既是政府的行为,又是民间的行为。
【解析】题目要求用并列复句来概括段意,首先应想到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有“不但……而且……”“既……又……”“一边……一边……”等。第一段中第一句是文段的中心句,且包含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符合要求,可以直接作为答案。第三段,关键词语是“疫灾”,根据“政府蠲免租税……”“民间则捐钱捐粮”,可表述为“疫灾的应对,既是政府的行为,又是民间的行为”。
2【2022届高三暑期8月学科能力测试】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 ,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应该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领略精神的高贵,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于内心的幸福。
先秦诸子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他们认为将个人发展与社会结合,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 。
在先秦诸子看来,一个人即使生计维艰也不能见利忘义,丧失操守,不能因为外在诱惑而丧失气节,不能因为外在压力而改变主见。 ,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
20.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5分)
21.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2个字。(6分)
2.【参考答案】
20.但相比较而言(但与精神财富相比);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同时也能实现自身幸福”等均可);只有这样(“只有守住底线”“只有操守坚正”“惟其如此”等均可)(共 5 分,答对一句 1 分,两句 3 分,三句 5 分。答案不唯一,答题方向正确,语意通达即可。)
21.(1)求幸福不只在物质享受 (完全否定物质财富的意义是不对的)(2)求幸福不要自私自利 (3)求幸福不要丧失操守(见利忘义) (共 6 分,答对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1课《岳阳楼记》课件(共26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 第13课《使至塞上》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 》课件(27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20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
- 第三单元《朝花夕拾》课件(共2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课件(共19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 第26课《诗词五首——渔家傲》课件(共20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第21课《创造宣言 》课件(共35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65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
- 16《猫》第二课时课件.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