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表5 中心静脉压与补液的关系 CVP BP 原 因 处理原则 低 低 血容量严重不足 充分补液 低 正常 血容量不足 适当补液 高 低 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相对过多 强心,纠酸,扩血管 高 正常 容量血管过度收缩 舒张血管 正常 低 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 补液试验 **补液试验:尊循5-2法则或7-3法则。 以CVP作冲击补液监护指标(5-2法则) 观察CVP10min 冲击补液方法 CVP≤8cmH20(0.8kPa) 200ml×10min 8<CVP<14cmH20 100ml×10min CVP≥14cmH20(1.4kPa) 50ml×10min 输液中途或输液后CVP增量 △CVP≥5cmH20(0.5kPa) 停止输液 2<△CVP<5cmH20 观察10min △CVP≤2cmH20(0.2kPa) 继续补液 一、概述(General Statement) 历史 血流动力学 动物 Fegler l954 热稀释法 人 Ganz 1970 Swan-Ganz导管 现状 系统水平氧动力学 展望 器官水平动力学 二、定义(Definition) 有效循环血锐减→组织灌注不足→急性缺氧综合症。 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的反应; 是组织灌注不足所致的代谢障碍及细胞受损病理过程。 三、分类(Classification)㈠病因分类(Etio1ogic) ⒈经典分类 ⑴低血容氧性休克(Hypovolemaic Shock) ⑵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 ⑶创伤性休克(Traumatic Shock) ⑷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 ⑸神经源性休克(Neurogenic Shock) ⑹过敏性休克(Anaphy1actic Shock) 三、分类(Classification)㈠病因分类(Etio1ogic) ⒉未归类的或混杂的(Miscellaneous) ⑴心肌压迫性休克(Cardiac Compressive Shock) 心包填塞 张力性气胸 膈疝 ⑵心脏转流后(After Cardiac Bypass) ⑶胰岛素性休克(Insulin Shock) 三、分类(Classification) ㈡血流动力学分类(Hemodynamic) 较多见而且特征性的是感染性休克。 区别 血流动力学 发展阶段 细菌学 受体学(主要的) 温 高排低阻 休克早期 G+B β 冷 低排高阻 休克晚期 G-B α 三、分类(Classification)㈢新分类(循环性休克) ⒈低血容量性(Hypovo1emic) ⒉心源性(Cardiogenic) ⒊阻塞性(0bstructive)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压迫性(Compressive) 主动脉瘤(Aortic Anerysm) 特点:低动力学综合症 三、分类(Classification) ㈢新分类(循环性休克) ⒋分布性(Distributive)休克 ⑴例子:感染性休克,脊髓性休克 ⑵机理:分布不当(Maldistribution)→ 低灌注→不能最大限度摄取氧 ⑶特征:高动力学综合症 四、有效血循环的影响因素 ㈠三要素 泵功能(Pump Function) 血容景(Blood Vo1ume) 血管张力(Vessel Tone) 四、有效血循环的影响因素 ㈡心血管系统的8个主要成份 ⒈血管内容量(Intravascu1ar Vo1u1me) ⒉心脏 - 心排量(Cardiac 0utput) 心率,收缩性,负荷(前,后) ⒊阻力循环(Resistance Circuit) 动脉张力影响(小动脉):⑴心室负荷 ⑵动脉血压 ⑶血流分布(全身,器官) ⒋毛细血管交换网(Capillary Exchange Network) 营养交换和体液流动(血管内外) 四、有效血循环的影响因素 ㈡心血管系统的8个主要成份 ⒌小静脉(Venules)占总血管阻力的10~15% 小静脉张力↑→毛细血管静水平↑ ⒍动静脉直捷通路(Arteriovenous Connections) 毛细血管网的转流通道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