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课件20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VIP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课件20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诗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中国近现代诗歌的主体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现代诗歌特点主要有:1.形式自由;2.内涵开放;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4.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1920年胡适《尝试集》出版,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代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郭沫若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1914年留学日本。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成立创造社。回国后,编辑《创造周报》、《洪水》,提出“革命文学”主张。1928年起旅居日本,直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秘密回国。著有诗集《女神》、《瓶》、《前茅》、《战声集》等《女神》收录了郭沫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其主要特征有:①以火山爆发式的激情、狂涛巨浪般的气势来表现自我,如《天狗》;②通过理想化的自我形象的塑造来表现自我,如《梅花树下醉歌》;③借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寄托理想,表现自我,如《凤凰涅》;④通过丰富的想象、绮丽的色彩来表现自我,如《日暮的婚筵》;⑤通过形式的大胆革新和新颖多姿来表现自我,如《女神之再生》。听朗读音频,学习朗读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 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 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啊啊! 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 力哟! 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思考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这首诗向读者展现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巨人就是要掌握它、驾驭它,用他那火热赤诚的心,澎湃激扬的热情,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主旨这首诗的被写的横跨两大洋的巨人,其实都是诗人的自我形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破环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红 烛闻一多闻一多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亦字友山,湖北浠水县人,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诗论以提倡“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新诗格律化理论为代表。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著作有《红烛》、《死水》、《七子之歌》等背景探寻《红烛》写于1923年。这一年,闻一多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他写下了这首名诗,并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闻一多正是从《红烛》起步,走上创作道路。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红烛啊!流罢!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文本特色诗情流动,波澜起伏诗人面对红烛,心绪起伏。诗情的流动形成起伏的波澜,诗的节奏抑扬顿挫,形象鲜明而又饱含哲理。在问问答答中,酣畅淋漓地抒情言志,诗人把一颗心交给读者,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他的热爱。每节诗都以呼告开头全诗九节,开头都是一声“红烛啊”,诗人对红烛呼告,倾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将红烛比拟成人,赋予红烛以人的思想。这样的红烛是一种精神品质的化身,诗人抒情的依托。 诗人把自己比作红烛,要用那微弱的光和热来照亮险恶的前途,去烧破世人的迷梦,捣破禁锢人们灵魂的监狱,为人间培养出“慰藉的花儿”和“快乐的果子”。通过红烛这一意象,诗人表现了自己的赤诚之心和奉献精神,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前途的执著追求和献身祖国的伟大抱负本诗主旨观看视频 闻一多:国家有荣光,而后个人有荣光寄语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