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整理网络,WORD排版,全文可编辑,欢迎下载使用。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龙胜2018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龙胜2018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下载版】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单项选择题A、进行科学发现B、进行技术发明C、对未知领域的探索D、对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运用 2:中学生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包括()多项选择题A、认知因素B、人格因素C、人际关系D、学校因素E、环境因素 3:学生管理的方法有()。多项选择题A、班级管理法B、自我管理法C、思想教育法D、行政管理法E、制度管理法 4:下列有关学习策略的特征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方案B、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要的C、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D、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被动使用的 5:你有一个学生经常打瞌睡,对此,最不恰当的处理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让他的同桌叫醒他B、让他坐在教室的前部或者靠近讲台的地方C、让他回答问题使他保持活跃状态D、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训斥他,使他清醒 6:根据经典条件作用论,食物引发的狗的唾液分泌反应是()。单项选择题A、中性反应B、条件反应C、无条件反应D、操作反应 7:历史上尚未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单项选择题A、个别化教学B、集体教学C、综合类教学D、新普多教学 8: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单项选择题A、苏联心理学家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D、英国医生 9:教育目的的评价内容主要有()。多项选择题A、教学方法的选择B、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质量C、学生的学习质量D、教师的教学质量E、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水平和效益 10:()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单项选择题A、生产力B、政治制度C、科学技术D、文化 11:为缓解我国农村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学校尚不发达而又急需普及初等教育的现状,常采用的教学形式为()。单项选择题A、班级授课制B、分组教学C、复式教学D、现场教学 12: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是()单项选择题A、专业动机B、专业知识C、专业能力D、专业人格 13: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其()。单项选择题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4:中学生的社会需要包括()多项选择题A、自我实现需要???B、社交需要???C、情感需要D、归属需要???E、自尊需要 15:()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单项选择题A、教师职业道德B、教师职业道德情感C、教师职业道德意志D、教师职业道德信念 16: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与交往B、活动与交往C、教学与活动D、修养与交往 17: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判断题对错 18:美国学者斯克里文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这种课程评价模式称为()。单项选择题A、目标评价模式B、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C、目的游离评价模式D、发展性评价模式 19:皮亚杰认为抽象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判断题对错 20:后续学习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影响被称作()。单项选择题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痕迹消退D、迁移 21: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要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其中最核心的关系是()单项选择题A、师生关系B、同事关系C、师长关系D、师教关系 22: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单项选择题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教育目标分类学》C、《教育过程》D、《教学与一般发展》 23:中国传统的文学大家,其文本与人格必是始终如一,珠联璧合,无懈可击的,才可称为大家。其人生不仅要与大群人生合二为一,而且要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才能与中国文化精神中“以人为本”及“天人合一”思想相映照。这是古典中国的文学大统,然而已被中国当代文学遗忘得一于二净。这段文字意在说明的是()。单项选择题A、古典中国文学的大统思想B、中国古今文学之大不同C、中国当代文学缺乏大统思想D、何为中国传统的文学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