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课堂稿解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诸葛亮是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当时的形势? ⑴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⑵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⑶荆州是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⑷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但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⑸刘备是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从曹操、孙权当前的势力、荆州和益州的地理位置、民心所向及刘备的”思贤如渴“等方面分析了当时的形势。)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四分。 在对前景形势的分析中,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什么因素的作用?你是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的? 特别强调了“人谋”的作用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贤能为之用 总揽英雄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四分。 统观全文诸葛亮的对策可分几层? 可分为三层:1、分析当时形势,点明刘备完全不具备向北和向东发展的可能性,分析曹操两大集团的状况,分清敌友,采取不同的态度; 2、指出荆州、益州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和夺取的可能性 3、归纳策略的主要之点并指出光明的前景 高瞻远瞩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四分。 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的人物形象。 (1)从诸葛亮的“对”,也就是诸葛亮的一番答话,即诸葛亮为刘备对天下大势的精彩分析和对战略战策的精心谋划可以看出,诸葛亮胸怀大志,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富有智慧,头脑清醒,目光长远。是一个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的军事家和有注重实际的政治才能的政治家。 (2)还能从其他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的非凡之处? A 、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自比管仲,乐毅。——胸怀大志,有自信有抱负。 B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避世待时而飞. C、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矜持自重。 D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见解高明,令人折服。 E 、关张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治国之栋梁。 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四分。 刘备是怎样一个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刘备是一个以复兴汉室为己任,有雄心有抱负,有号召力有威望,能虚心求贤,礼贤下士的人。 A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B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C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君谓计将安出?” D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E 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四分。 本文刻画诸葛亮的最突出的方法是什么? 语言描写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四分。 陈寿,字承祚,史学家。曾在蜀任观阁令史,蜀亡后,在晋任著作郎,平阳侯相,累官至治书侍御史。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了解作者 对,回答、应对。古代臣民回答统治者所问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刘备在公元207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10月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就刘备提出的问题所陈的对策。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四分。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局势混乱,各地群雄割据,人才择主而事。汉室后裔刘备怀有兴复汉室之志,但势单力薄,无法与群雄抗衡, 在当时算不上割据势力。他很有才略,然而志不得伸,曹操说他是“人中之龙”,而生平“未尝得水”,这是很恰当的评价。开始他投靠中郎将公孙瓒,后来又相继投靠陶谦和曹操,一度领豫州刺史。建安四年(199),他起兵攻打曹操,失败后又去依附袁绍。第二年,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击败,他又逃到荆洲去依附刘表,当时刘表集团内部为继承人问题曾展开激烈斗争,刘备受该集团中外戚势力排挤,被派到新野这个偏僻小县去屯兵。至此,二十余年间他一直过着流亡的生活。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他决定从寻求谋士入手。经徐庶推荐,他三顾茅庐,请求诸葛亮出山帮助他。他对诸葛亮说的“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就是前半生经历的概括,也表现了他问计时的诚恳态度。 时代背景 孙权 曹操 刘备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四分。 人物之间的关系及身份、地位 诸葛亮 管仲、乐毅 崔州平、徐庶元直 刘备 董卓 曹操 袁绍 隐居隆中,种田人。(“亮躬耕陇亩”) 春秋战国有名的将相,辅佐国君成霸业,诸葛亮自比二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是诸葛亮的朋友(“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是帝室的后代,其父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以光复汉室为由屯兵新野,三顾茅庐 杀死东汉少帝刘辩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