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永飞-语文基础知识备考:修辞手法
语文基础知识备考:修辞手法
合肥 陈永飞
修辞手法在地方公务员行测考试的言语理解与表达中时有出现,考生要提高这类题目的正确率,首先需要知道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哪些。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一、比喻
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本体)有相似之处的乙事物(喻体)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比喻又分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1.明喻。
明喻在形式上用“好像”“像”“似”“如”“宛如”“仿佛”“犹如”等词语(喻词)连接本体与喻体。 例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句话本体是“叶子”,喻词是“像”,喻体是“舞女的裙”,是明喻)
2.暗喻
暗喻在形式上用“是”“成为”“变成”“成了”“化成”等词语连接本体与喻体。
例句:十个被鲜血浸泡的手指头肿得变成了大熊掌。(这句话本体是“手指头”,喻词是“变成”,喻体是“大熊掌”,是暗喻)
3.借喻
借喻只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也没有喻词。
例句: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要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比喻“又空又长的文章”,只出现了喻体,本体和喻词都没有出现,是借喻。)
二、比拟
比拟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写、说明的一种修辞手法,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 1.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使之人格化,使物具有人性、人情。
例句:宁静的夜晚里,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这句话把“星星”当作人来写,只有人才会“窃窃私语”)
2.拟物。拟物是把人当做物来写,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
例句:咱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这句话用“夹着尾巴跑”来描写“恶霸”,把“恶霸”当动物来写,表现对他们的鄙视)
三、借代
借代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手法。借代可以用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专名代通称,用特征代本体等。
例句1: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这句话用“李公仆”指代“爱国民主人士”)
例句2: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这句话用“小米加步枪”指代“武器装备”)
例句3: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一条。(这句话用“一针一线”指代“群众的财物”)
四、夸张
夸张是故意把事物的数量、范围、程度、作用、特征等扩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手法。 例句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话是数量扩大的夸张)
例句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话是缩小的夸张,把“五岭”缩小成“细浪”,把“乌蒙山”缩小成“泥丸”)
五、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举出加以对照,使对立面更加鲜明的一种修辞手法。 例句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把“虚心”和“骄傲”进行对比)
例句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句话把“先汉”和“后汉”进行对比)
六、对偶
对偶是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词组,对称地排列在一起表达相反、相近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
例句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句话两个分句描写了“墙上芦苇”和“山间竹笋”两种事物,意思相关,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是对偶)
例句2: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句话两个分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对,是对偶)
七、排比
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的修辞手法。
例句:您不是雨露,却带来了新生的希望;您不是泉水,却带来了生命的甘甜;您不是太阳,却带来了人间的温暖。(这句话中有三个分句,句式基本相同,语气一致,构成排比)
八、反复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有意识地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反复可以连续出现,也可以间隔出现。
例句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盼望着”,连续反复)
例句2: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党国倒愈像一个国”,间隔反复)
九、反语
反语是实际表达的意思与字面意思相反,以达到讽刺、否定或幽默效果的修辞手法。
例句: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实验动物学(462页PPT课件).pptx VIP
- Unit 5 Let’s go Hit it big课件 2025外研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
- 高教版中职历史基础模块中国历史第七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pdf VIP
- CJJT 291-2019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勘察标准.docx VIP
-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整理.docx VIP
- 康士廉CS4000中文说明书.pdf VIP
- 车辆运营服务方案.docx VIP
- 《消费心理学》全套完整版教学课件(共217页PPT).pptx
- ANSI ESD S20.20-2021(完整中文版本).docx VIP
- 钢筋承包合同范本.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