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14 页 共 NUMPAGES 14 页
甘肃省武威市十八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简答题
xx题
xx题
xx题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第 1 题: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赋、比、兴”是《诗经》的艺术手法。《氓》采用“比”的手法,将主人公相识、相恋和嫁娶的过程与后来男子“二三其德”对比,把女子怨恨之情表达得跌宕起伏。 B. “结发”指束发,古人到了一定年龄后,把头发束起来,表示成年了。 C. 古代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月末一天叫“晦”。“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D. “华山之阳”指华山的南面。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答案解析】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氓》采用‘比’的手法,将主人公相识、相恋和嫁娶的过程与后来男子‘二三其德’对比”理解有误。《诗经》中的“比”是比喻,不是“对比”。《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女主人公以桑树的繁茂,比喻男女未成婚时情意的浓厚,以斑鸠贪食桑葚比喻自己的自陷情网。她在婚后不幸的境遇中,痛切地感到男女在爱情生活上的不平等,她向广大的姐妹们发出呼喊,告诫她们千万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第四章首句仍以桑树作比,“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女子以桑树的日渐凋零比喻夫妻情意的淡漠。 《氓》中他们相恋和嫁娶的过程与后来男子“二三其德”则采用了“赋”的手法,叙述被弃前后的处境。 故选A。第 2 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列坐其次 B. 或取诸怀抱 C.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D. 亦将有感于斯文【答案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古今意义词。解答此题时需要审清题目要求,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其实是在变相的考查古今异义词。 A项,古义:其,代词,这里指曲水;次,旁边。今义: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次要的地位。 B项,古义:胸怀抱负。今义:抱在怀里胸前;心里存有。 C项,古今都表示“有所感触而慨叹”。 D项,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 故选C。第 3 题: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C.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答案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所以”,古义,……的缘故;今义,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B.“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字,十一。 C.“所谓”,所说的。 D.“至于”,古义,“至”“于”两个词,译为“到了”;今义,介词,表示另提一件事。 故选C。第 4 题: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群贤毕至(全) 少长咸集(都) 茂林修竹(修整) B. 畅叙幽情(幽深内藏) 人之相与(交好) 崇山峻岭(高) C. 修短随化(变化) 终期于尽(至,及) 向之所欣(过去,从前) D. 喻之于怀(比喻) 其致一也(情趣) 列叙时人(一个一个地)【答案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出“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A项,“茂林修竹”意思地“指茂密高大的竹林”,所以“修”的意思是“高,长”。C项,“修短随化”意思是“何况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所以“化”的意思是“造化,自然”。“终期于尽”意思是“终究注定要走向尽头”,所以“期”的意思是“注定”。D项,“喻之于怀”意思是“在心里明白这样”,“喻”的意思是“明白,理解”。故选B。第 5 题: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兴手法的一项是 ( ) A.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B.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C.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D.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答案解析】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甘肃省庆阳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甘肃省庆阳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甘肃省庆阳市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甘肃省庆阳市六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甘肃省武威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甘肃省武威市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甘肃省西北师大学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甘肃省玉门市油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甘肃省玉门市油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甘肃省玉门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甘肃省玉门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甘肃省玉门一中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甘肃省张掖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 甘肃省张掖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