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VIP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10 页 共 NUMPAGES 10 页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简答题 xx题 xx题 xx题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第 1 题:1961年3月4日,国务院以龙山文化命名的山东济南“城子崖遗址”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龙山文化时期,人们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应是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农具 D.铁质农具 【答案解析】B 【详解】据所学可知,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是磨制石器,B正确;打制石器是旧石器时代的特征,A错误;夏商周时期是青铜时代,此时期有极少量的青铜农具,C与题意不符;铁制农具出现于春秋时期,D错误。 【点睛】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 第 2 题:2011年3月28日,新开馆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根据史学界对“司母戊鼎”内壁铭文(下图)的重新解读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史学界解读的依据和方法可能是 A.进一步研究古代文献 B.青铜器的纹饰与功能 C.与同期青铜铭文对照 D.研读古文字构造方法 【答案解析】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后母戊”青铜方鼎(曾称“司母戊鼎”),因器腹部内壁铸有铭文“后母戊”而得名,“后母戊”是某位商王母亲的庙号。所以鼎更名的原因为C项。A、D材料无法体现;B明显不适合,从青铜器的纹饰与功能判断不出来。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古代艺术·青铜铭文。 第 3 题:《尚书》保存了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其中有“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欲至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的记载。这反映了(  ) A.儒家思想已经形成 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C.民本思想历史悠久 D.“天人合一”学说 【答案解析】C 【详解】西周初期的史料中就有了注重百姓言论和保民的民本思想,说明民本思想的历史悠久,C项正确;儒家思想形成于春秋时期,A项错误;重视民意和保民思想与神权无关,B项错误;以民为本与“天人合一”学说不符,D项错误。 第 4 题:1963年发现于陕西宝鸡的“何尊”,底部铭文有“宅兹中或(國)”字,体现了西周时期周王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性意义。当时维护周王这一地位的地方管理制度是 A.井田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 【答案解析】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地方管理制度是分封制,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第 5 题:《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诺侯伐郑,郑伯御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的是 A.武王克商 B.平王东迁 C.诸侯争霸 D.王室衰微 【答案解析】D 公元前771年,西北的民族犬戎攻破周的都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平王东迁后,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一些大的诸侯国,纷纷争做霸主。这就出现了题干描述的现象:“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说明周天子地位的下降,王室衰微。 点睛:重点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学生对整段的史料不熟悉,但是可以通过注释得到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串联起整个史料。材料主要强调了周王朝中央权力衰弱,不能再对诸侯发号施令,地方诸侯割据壮大。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西周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周王室的衰落,分封制逐渐遭到破坏,因而周天子不能再对诸侯发号施令。 第 6 题:战国时期,“天下九州”的观念逐步取代西周、春秋的“华夷之辨”,居于中原的豫州、并州、冀州已与居于北方的幽州、南方的荆州、东南的扬州趋向平行、平等。这一变化表明 A.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正式形成 B.华夏与蛮夷之间存在文化冲突 C.内近外疏的正统观念已经动摇 D.趋向统一的文化心理初步具备 【答案解析】D 【详解】战国时期的“天下九州”观念逐步取代“华夷之辨”,无论南北,九州趋向平行、平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说明中国各地趋同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即趋向统一的文化心理已经初步具备,故D项正确;秦朝时期,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才正式形成,故A项错误;材料是说华夏与蛮夷之间的趋同,而不是冲突,故B项错误;尽管如此,中国传统的内近外疏的正统观念仍然存在,材料体现不出动摇,故C项错误。 第 7 题:诗人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