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高考江西卷出的是辛弃疾的诗歌《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长
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 ?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
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 ?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
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赏析: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答别之作。作者辛弃疾写这首诗的背景是,在宋光宗绍熙三年
(1192)初,辛弃疾出任福建提点刑狱。这年底,他由三山 (今福建福州)奉召赴临安,当时正
免官家居的陈岘(字端仁)为他设宴饯行,遂慨然而作此词。
作者直接以“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句开篇,描写了作者的感情背景。金朝的入
侵,战乱不息,被占区的人民处在金人统治之下, 南宋小朝廷非但不图恢复,还迫害主张抗 金北伐的人士,包括作者。身为的爱国者的辛弃疾,怎么能不为此感到深切的痛恨呢 ?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一句,合用了两个典故,借此抒发他虽有满腔“长恨”
而又无人理解的悲愤,“狂”字,更突出了他不愿趋炎附势、屈从权贵的耿介之情。“滋兰”、 “树蕙”、“秋菊”,是以培植香草比喻培养自己美好的品德和志节。所以上片表达了作者
的自己的志节和操守。
下片,“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 ?”与首句相呼应,意在抒发自己理想无从实现的感
慨,情绪又转入激昂。“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轻。”是全词的关键所在,道出了作者“长 恨复长恨”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南宋统治集团轻重倒置,是非不分,置危亡于不顾,而一 味地苟且偷安。这是词人对南宋小朝廷腐败政局的严厉批判和愤怒呼喊。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一句,又引用两个典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 “富
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列子•黄帝篇》载,相传海上有位喜好鸥鸟的人,每天早晨必 在海上与鸥鸟相游处, 后遂以与鸥鸟为友比喻浮家泛宅、 出没云水间的隐居生活。 这两句主
要表明自己的心迹,此次奉召赴临安并不是追求个人荣利,并且也不想在那里久留。
整首词,时而激越,时而平静,时而急促,时而沉稳,形成一种豪放中见沉郁的艺术 情致。通观此篇,它答别而不怨别, 溢满全词的是他感时抚事的悲恨和忧愤,而一无凄楚或 哀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