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泄洪洞龙落尾底板混凝土浇筑工艺标准
(试行)
目 录
一、总则 ..............................................................
二、工程概况 ..........................................................
2.1 工程概述 ......................................................
2.2 施工特点、难点及应对措施 ......................................
2.3 应对措施 ......................................................
三、施工方案 ..........................................................
3.1 方案概述 .......................................................
3.2 仓面设计(标准仓) .............................................
3.3 施工流程图 .....................................................
四、施工工艺标准 ......................................................
4.1 施工缝面及结构缝处理 ..........................................
4.2 钢筋制作工艺 ..................................................
4.3 钢筋安装施工工艺 ..............................................
4.4 预埋件施工工艺 ...............................................
4.5 模板施工工艺 .................................................
4.6 浇筑施工工艺 .................................................
4.7 温控施工工艺 .................................................
4.8 混凝土养护及保温工法 .........................................
五、应急预案 .........................................................
0
0
0
0
1
2
2
2
3
4
4
4
6
10
13
17
21
23
23
一、总则
1.1 本手册面向操作层及质检层人员,为施工操作指导标准。
1.2 本手册适用于 3#~4#泄洪洞龙落尾底板砼浇筑。
1.3 本手册以单仓为循环单位进行描述。
1.4 本手册编写以措施、现行施工规范及现场经验总结为依据。
1.5 本手册为试行本,在后续施工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
二、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述
右岸泄洪洞由 3#、 4#泄洪洞组成, 2 条泄洪隧洞均为有压接无压,洞内龙落尾
型式。泄洪洞由进水塔、有压洞段、地下工作闸门室、无压洞段、龙落尾段和出口
挑坎等组成。 3#、 4#泄洪洞轴线平行布置,中心间距为 50.00m,隧洞全长分别为
1433.550m、 1633.624m。
龙落尾段接无压段终点,依次由上直坡段、奥奇曲线段、斜坡连接段、反弧曲
线段、下直坡段等组成,断面形式为圆拱直墙型,断面尺寸为 14m×19m(宽×高) 。
上直坡段底坡 i=0.023 ,与无压段底坡相同(已纳入无压段一并组织施工) ;在奥奇
曲线段的起始端设置有与大气相通的补气洞;奥奇曲线与反弧曲线之间的斜坡连接
段与水平夹角为 22 度,在斜坡连接段两端设置有 1#、 2#掺气坎,跌坎高度分别为
1.85m、 1.3m;反弧段反弧半径 R=300m,在反弧曲线段末端设置有 3#掺气坎,跌坎
高度 1.5m;下直坡紧接反弧段末,水流流速高达 45m/s 以上,其底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绿化养护方案.docx
- 某办公楼施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 复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考点例析二.docx
- 英语语法详解全集.docx
- 企业渠道管理的基本策略.docx
- 某道路施工组织设计(DOC71页).docx
-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树状图分布).docx
-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docx
- 市政工程施工方案.docx
- 事故应急水池工程施工方案.docx
- 2012-2021北京重点校高一(下)期中语文汇编:词类活用.pdf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市场优化算法_(28).电力市场中的市场力分析.docx
- 医院培训课件:《俯卧位通气的护理》.ppt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能效优化方法_(1).电力市场基础理论.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能效优化方法_(9).电力系统运行与能效优化.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能效优化方法_(15).电力市场与环境影响分析.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优化调度_(1).电力市场基础与原理.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优化调度_(14).电力市场改革政策与影响.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运行优化_(4).电力系统运行基础.docx
- 2025年航运行业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