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主题班会4篇.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1 初二主题班会4篇 初二主题班会第1篇 “向着目标奔跑” 班会背景: 学生进入初中以来,渐渐地摆脱稚气,进入青春叛逆期,而初二下学期是叛逆的峰,许多学生对学习和人生彷徨没有目标,即使有目标也不坚决或者易受干扰和影响。他们不愿接受家长和老师的正面教育,而同龄人或影视作品的一句话、一个场面就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 班会目的: 通过主题班会,使学生熟悉到以下几点: 1、学习需要目标。 2、目标可以分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等。 3、实现目标需要排解干扰和障碍。 班会预备: 眼罩一个、便签纸50张,玻璃储物罐一个、多媒体课件、学生学唱歌曲《奔跑》 班会设计: 导入:对到班听课的老师鼓掌表示欢迎,鼓掌方式以下三种: 1、全班同学鼓掌20秒。 2、全班同学鼓掌40下。 3、全班同学20秒内鼓掌60下。 目的:熟悉到第三次鼓掌效率、状态,是因为第三次有规定的目标(60次)和限定的时间(20秒)。 活动一:请一同学对着摄像机摆POSS.然后请另一个同学带着眼罩左右各旋转三圈后对着摄像机摆POSS.从而得出: 一、学习需要目标 活动二:每人一张便签纸,在纸上写上自己期中考试追逐的目标。组长收集每人的目标后存于玻璃罐内以待期中考试后兑现表彰和嘉奖。 然后追问同学,自己选择追逐目标的依据是什么?从而得出: 二、制定目标要从实际动身,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活动三:课件展示曾倚靖同学学期初订立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各科得分和总分。让学生说说从中可以看到什么?学生得出结论: 三、目标可以分解 活动四:“谁是卧底”游玩。从而得出结论: 四、实现目标会受到影响和干扰 活动五:展示非洲拉马河畔豹子食猎羚羊的情景,从而让学生受到启发: 五、坚决目标,超前奔跑 活动六:全班起立,齐唱歌曲《奔跑》,结束班会。 班会反思: 1、作为一节班会课,一定要有教师与学生双方的预备。本节课只有教师的预备,缺少学生预备,学生一开头感觉有些突然,活动不自然和积极。 2、活动二学生写期中考试追逐目标的状况,假如作为期中考的表彰和嘉奖参考依据,有学生写的目标低于自己的水平,就会出现未达真正目标而受嘉奖状况。 3、在讲活动四时,应当多引导学生,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易受到哪些干扰,让学生正视干扰和影响,从而能有效地排解干扰和影响。 4、活动二学生写追逐目标,是否可以换成另外一个活动,即是让全班第一名站教室最前面,然后以他(她)作为追逐目标的同学站他(她)后面,前面的同学不能回头看。以此类推,全部同学到位后,再看自己后面的同学有哪些。这样全班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 初二主题班会第2篇 “压力” 活动形式:小品表演、争论相结合 活动目的: 当今大多数中学生由于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而导致的一些心理压抑现象较多,这已影响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了解如何面对压力,化压力为动力,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活动过程: 大家好!今日我们开一个主题班会——如何面对压力? 一、引题 师:(出示两张“人”字卡片。)这两个字念作什么? 生:“人” 师:对。但是大家发觉这两个字有什么问题吗? 生:一个右边的一捺太短太细,另一个字的一捺又太粗太长了! 师:很好。这两个字从整体看,给人的感觉是不协调。哎!有的同学已经在嘀咕了,我们今日又不是来上写字课的,怎么跑题了呢?不!没跑题。谁能说说我们今日要争论的主题与这两字有什么关系吗? 生:字如其人。假如一个人承受了太大的压力,就会出现不平衡的发展,从而出现不协调的现象,就像这两个字一样。 师:请坐。说得很棒! (出示另一张卡片“人”。)这是人字的正确写法,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一个身心都健康发展的人。当一个人承受了太大的压力,而又得不到适时的疏通,往往会出现心理压抑,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像刚才那两个字一样,内心失去平衡,甚至于会出现心理问题。 据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压力所造成的心理压抑已成为21世纪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 事实上,近几年,一些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的离家出走、自残、甚至*的现象是时有耳闻。 以X省为例,2021年3月22日,Y市某中学的5名*因为学习压力太大而在教

文档评论(0)

宝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