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肿瘤护理知识: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乳腺癌的护理
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 HIFU )是
一种新型的无创性肿瘤治疗方法。 该方法将体外低能量 (<3W)超声波聚焦在体内特定靶区,
通过聚焦处高能量(> 1000W)超声波产生瞬态高温效应、空化效应,杀死靶区肿瘤细胞。本
中心 1999 年 1~ 12 月应用该方法治疗 37 例乳腺癌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乳腺癌患者 37 例,均为女性,年龄 28~83 岁。根据美国癌症研究委员会( AJCC)
及国际抗癌联盟( UICC)制定的 TNM分期,Ⅱ a 期 20 例,Ⅱ b 期 9 例,Ⅲ a 期 3 例,Ⅲ b 期 3
例,Ⅳ a 期 2 例。均为单发病灶。
1.2 治疗方法
由外科医生、超声科医生、生物医学工程专家共同制定治疗方案。①选用重庆医科
大学医学超声工程研究所研制的 JC 型 HIFU 肿瘤治疗系统。该治疗系统包括实时监控定位和
治疗设备两大部分,由组合治疗头、定位监视装置、超声功能源、治疗床、脱气水装置、运
动控制系统组成。各部分均由计算机控制,具有自动完成乳腺肿块定位、超声实时监控和分
析治疗效果的功能。②行硬膜外麻醉加全身基础麻醉。病人俯卧于治疗床,患侧乳房浸入水
囊脱气水中,对着组合探头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以确定治疗的范围、大小和层面。③
将肿块及肿块边缘 2 cm 以内的正常组织划分为若干个层面, 根据肿瘤距皮肤的深浅部位、 大
小选用不同的治疗参数, 行点线扫描, 逐层面治疗。 呈低回声的肿瘤经 HIFU 治疗后, 回声明
显增强,说明肿瘤组织被破坏,即结束该层面治疗,进行下一个层面治疗。本组病人均为一
次性治疗,治疗时间: 1800~ 10800s;治疗参数:治疗频率 0.8MHZ,焦斑平均直径 1.3mm,
焦域长度 10.7mm,焦距 82~ 135mm,焦域声强 5328~ 16185 W/cm2.
1.3 结果
1.3.1 肿瘤细胞变化:均行一次性 HIFU 治疗后 3~7d 行肿块穿刺作病理学检查,
结果肿瘤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细胞浆破裂、核固缩。
1.3.2 T 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分别于 HIFU 治疗后第 1,2,3,4 周复查 T 淋巴细胞
亚群, 5 例 T 淋巴细胞亚群功能低下者免疫功能恢复正常。
1.3.3 肿块变化:随访最短 1 个月,最长 30 个月,经 B 超、彩色多普勒检查 37
例肿瘤内血流减少或消失, 回声增强, 乳癌肿块缩小 6.13%~93.18% ,缩小率为 100%.肿瘤体
积随时间延长而缩小,如治疗后 1~3 个月 13 例肿块缩小 6.13%~ 12.30%,~ 6 个月 10 例缩
小 18.50%~39.32%,~12 个月 8 例缩小 41.20%~65.66%,~ 18个月 5 例缩小 69.84%~91.28%,
30 个月 1 例缩小 93.18%.
2 护理
2.1 HIFU 治疗前准备
2.1.1 治疗前皮肤准备: 超声波在不同的物质中传导性不同。 皮肤表面的皮脂可以
形成一道界面,影响超声波的穿透。毛孔内的气体也可以使超声波在穿透时发生折射,影响
疗效。为了减少超声波的折射,增强聚焦的准确性,治疗前 30min 用 75%酒精棉球擦拭治疗
区皮肤脱脂;再用负压吸引器脱气。方法:用脱气水将治疗区皮肤浸湿,在吸引器上接带孔
的圆盘吸引头,以肿块为中心,从内向外螺旋形脱气。园盘吸引头在每处皮肤上停留的时间
以皮肤出现园盘吸引头的压痕为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