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语文《古代诗歌四首》市级一等奖教案.docVIP

2022年部编版语文《古代诗歌四首》市级一等奖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结合朗读展开想象,感受诗歌。 2.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3.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学习欣赏古诗。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有关古代诗歌体裁的知识,在熟读的根底上背诵诗歌。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的博大胸怀。 3.品味赏析诗句,初步学习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中华文明史上优秀的诗歌灿假设繁星。请大家自由说说你记得哪些优秀诗歌。〔生自由答复〕 诵读古代优秀诗歌,我们的心灵能得到滋润和净化,情感变得丰富。俗话说,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来学习四首古代诗歌,学习古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领会古人讲究炼字炼句的创作精神,来继续感受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激活学生对诗歌的记忆,营造学习气氛,点燃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直接入题。 二、初读诗歌,了解诗歌体裁 师:这四首优秀的古代诗歌体裁各不相同,有四言诗,有绝句,有律诗,有散曲。根据以前学诗歌的经验,你能准确给它们区分体裁吗? 〔生答复〕 预设《观沧海》是四言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绝句,《次北固山下》是律诗,《天净沙·秋思》是散曲。 师:这几种诗歌体裁各有何特点? 〔生讨论后,师补充〕 预设 课件出示: 古体诗: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四言体盛行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产生最早的一种诗体。 绝句: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诗歌四句一首,用四句诗来完成一个思想概念,短小精粹。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六言绝句较为少见。 律诗: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律诗通常每首八句,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元曲: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两种。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 三、学习《观沧海》 〔1〕作者介绍。 课件出示: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善诗歌,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2〕写作背景。 课件出示: 公元207年,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族及袁绍的剩余势力,根本统一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2.结合资料,疏通诗意 〔1〕借助资料和注解,标注疑难字音。 〔2〕生齐读诗歌,并结合课本上的注释和课外讲解书,自主学习,尝试疏通诗歌的意思。 〔3〕师指名生尝试翻译诗歌,点评并指导,然后明确诗歌意思。 课件出示: 策马东来,登上碣石,我要饱览这大海的壮观。海面浩渺,水波荡漾,突兀耸立的山岛,最先跃入眼帘。岛上的树木,一丛丛生长着,百草丰茂繁密。大海在萧瑟秋风中,汹涌起伏着不尽的波澜!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运转,都是大海吐纳的;天上的银河,星光璀璨,好似也都出生于大海广阔的胸间。啊!今日我欣赏大海,真是幸运到了极点,且让我引吭高歌,倾吐宏伟的心愿。 3.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生默读诗歌,思考下面的问题: 〔1〕全诗以哪个字统领全篇?作者观看到的景物有哪些? 预设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观看到的景物有:沧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预设三层。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两层的几句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假设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两个“假设〞字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一层的几句是想象的。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合乐而加的,与诗的内容无关。 〔3〕“日月之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5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