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XX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鹘鹄天酬孝峙①
[清]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 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曹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 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 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 农词》O
[注]
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
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
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诗歌形象的分类
形象是主观情志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 主观情感的意象。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 种。
(1) 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歌所刻画的人物 形象。前者是诗人自己,后者是诗人所刻画和所要表现的人 物。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
②简要分析(或概括)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③诗歌中的人 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2) 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意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或人文景物, 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常见 的提问方式有:①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②诗中描写了怎 样的意境?有什么作用?
(3)事物形象。 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或杂诗中吟咏的对象,如骆宾 王《咏蝉》中“蝉”的形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 “梅”的形象等。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以下小题。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
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 被叛军抓住,解送网长安。
《世说新语》载“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 字。
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己。”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 “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悲凉之情。
“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好酒的诗人在苦寒中却找不 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局长安生活的艰苦。
“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 景,与冷酷的环境作比照,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第四联,诗人运用借代,以股浩代己,因忧愁无聊,用 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 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 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的诗人形象。
诗歌颔联由哪些意象构成?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鹏捣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①山水郎②,天教懒慢带疏狂。曾批给露支风 敕,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
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
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所。
山水郎,为天帝管理山水的侍从。
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说明。
有人评价这首词浪漫主义色彩浓厚,请结合全词简要说 明。
一、1. CD
2.意象:黄昏乱云、急雪、回风。用意:①诗人借景抒情, 通过描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诗人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② 照应诗歌标题“对雪”,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 情作铺垫,有利于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评价诗歌的情感能力。抒 悄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
“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 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 儿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本联有“黄昏乱 云,,“急雪,,“回风,,三个意象,一是点明天气,营造氛 围;二是借景来抒情,同时也点了题。
二、3.①热爱自然,支露支风,留云借月;
傲视权贵,几曾着眼看侯王;
品行高洁。
(“山水郎”暗示,“疏狂明言,“梅花”象征)
水生活的喜爱。将这些信息分条概括,既要有概括,又要有 分析。微信公众号高中学习帮感谢你的学习。
4.①想象丰富,说自己是为天帝管理山水的官,且能“支 露,,“留云,,“借月,,;
夸张大胆,“诗万首,酒千觞”;
抒情强烈,“几曾着眼看侯王”,傲视权贵。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
“浪漫”是该词的风格,那么,我们就要抓住能表现这一特 点的语言来分析。“曾批”两句运用想象,富有神话色彩和 浪漫气息;而“诗万首,酒千觞”又运用夸张手法,富有想 象力;
“天教懒慢带疏狂” “儿曾着眼看侯王”等直接抒发情感, 狂放不羁。
考生可参考更为熟悉的李白诗作的风格,如课文《梦游天姥 吟留别》来分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