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扬州慢淮左名都》教案.docVIP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扬州慢淮左名都》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扬州慢_淮左名都》教案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扬州慢_淮左名都》教案 PAGE / NUMPAGES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扬州慢_淮左名都》教案 扬州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姜夔及其词作 2、理解本词对比、虚实结合、用典等写作手法过程与方法: 1、结合作者的生平和当时的历史背景理解本词的主旨 2、反复诵读,从整体上把握其情感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体会词中的“黍离之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词中“黍离之悲”。 2、体会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写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扬州,导入新课 扬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素有淮左名都之誉。 地处江苏中部,有 2500 多年的建成史,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 《旧唐书 ?地理志》。扬州富庶甲天下。——《资治通鉴》 .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 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以及美丽风光,牵动了许多诗人的情怀和游兴。一起来欣赏扬州美好风光以及杜牧的诗词。几百年后, 到南宋词人姜夔生活的时代, 扬州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一起来学习 《扬州慢》。 二、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 1、姜夔,南宋词人,有《白石道诗集》、《白石道歌曲》,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的风格:清新峻拔,立意幽远,炼字琢句,倚声协律,属于婉约派词人。人称“江湖雅士”。 词人生活的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 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 但大 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绍兴三十一年(公元 1161 年)金人 十万铁骑攻破扬州,大肆掳掠,导致“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严重。 15 年后,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满目疮痍。 2、创作背景 南宋建炎三年, 金兵大举南侵, 攻破扬州、建康、临安等城,焚掠一空。 此后不断地发动对南宋的进攻。 绍兴三十一年 ,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 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扬州再次遭到极其惨重的破坏,变成一座空城。隆兴二年,金 兵又大举进犯淮南地区, 扬州再次受到影响。 在 1176 年冬至,诗人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的扬州萧条景象, 抚今追昔,抒写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荒凉残破景象的哀思。 3、本词的小序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词作时间、所见所闻、写作缘由、别人的评价 4、什么是“黍离之悲”? 对国家昔盛今衰的悲切伤感之情 1 三、整体感知,分析鉴赏 一)、播放课文朗读。学生自读,齐读。 淳 chún 熙 xī 霁 j ì 荠 qí 怆 chuāng 黍 shǔ 鞍ān 蔻 k?u 荠 j ì 二)、分析鉴赏 1、扬州在隋、唐、北宋期间曾经是著名的繁华之地,词人眼前的扬州城又 是怎样的呢?上阕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扬州城现在的特点? “空城”——破败荒凉。 2、“空城” 之“空” 表现在哪里?找出相关的诗句。 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二十四桥、无声冷月、桥边红药)等。词人“解鞍少驻初程”,站在扬州城边,看到了青青的荠麦、废旧的城池、 高大的树木、孤独的二十四桥、无声的冷月、寂寞的芍药,听到了寒气中传来的凄清的号角声。一个“空城”,营造出了凄清的氛围,结住上片,领起下片,实为全词词眼。 3、下阕中,词人想象唐朝的杜牧来到扬州,他会是什么感受?为什么?“惊”。因“空”而“惊 ”,返照现实扬州何等凄清荒凉,何等令人心痛! 曾经在杜牧笔下流淌过无数赞美扬州诗文, 此时次地,此情此景, 晚唐诗人杜牧是“重到须惊” ,“难赋深情” 。而姜夔则是实实在在的触目惊心、 心惊心痛了。这也就是诗家所提倡的“诗贵含蓄,忌直露”,不说自己,偏说别人,杜牧尚且如此,我何以堪? 4、今日的扬州令姜夔悲从中来, 那么昔日的扬州又是怎样的呢?请从上阕中找出一个与“空城”相对应的词,概括昔日扬州的特点。 昔日繁华的扬州城我们可以称之为:名都。 5、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词句写到昔日的扬州?这些词句写出了昔日扬州怎样的特点?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豆蔻词工”、“青楼梦好”、 “二十四桥”等。 繁华热闹。 小结:一“名都”,一“空城”,形成鲜明对比。 2 6、今昔截然不同,是什么导致的呢?词人的对战争的厌恶是怎样表现出来 的? 胡马窥江去后,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得残破不堪。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这显示战争摧毁的程度。 拟人的手法写出, 连“废池乔木”都“犹厌言兵”,物犹如此,何况于人!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对敌人的痛恨。 7、“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难生”好在哪里? 词人在这里荡开一笔, 写二十四桥边的芍药。 设想来年春天红药蓬勃生长出来,开出绚丽的花朵, 只可惜如此美丽却不知为谁而绽放。

文档评论(0)

136****3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